罹患慢性病 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眾多,愈來愈多研究證實,罹患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者,透過心率變異分析,可及早找出自律神經失調患者,三軍總醫院最新研究發現,這項推論不僅適用於一般健康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的心智障礙者,的確有較高比例檢測發現心率變異,必須對這些慢性病加以控制,以免自律神經嚴重失調導致二次殘障。
▲ 罹患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者,透過心率變異分析(如圖),可及早找出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圖片提供/三軍總醫院)
三總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醫師吳立偉表示,自律神經包含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正常情況當上班、上台時,交感神經會被活化,休息、睡覺時則是副交感神經被活化,因此整體來說,副交感神經被活化的時間比較長。
心率變異分析(HRV)可反應自律神經系統的平衡狀態,如果出現異常,表示自律神經失調,吳立偉醫師指出,過去已有研究發現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HRV檢測會發現交感神經活性異常增加,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血壓增加、胰島素抗性以及血脂異常。
心智障礙者與一般人相比,在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及血脂異常有較高的盛行率,吳立偉醫師在2010年對129名心智障礙者體檢時,加做HRV檢測,證實這族群因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高、出現心率變異的比率也較高,此研究預計發表在今年11月發展障礙研究期刊。
吳立偉醫師表示,透過非侵入性的HRV檢測,可幫助發現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問題,由於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症狀表現,若是由這些慢性病引起,改善方式就是妥善控制疾病,尤其對於難以具體表達健康需求的心智障礙者來說,及早發現罹患代謝症候群相關疾病,可減少造成二次殘障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