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仍虧損中 國際化不能再等

中國時報【陳大任╱台北報導】 國內電子競技發展已有多年,目前規模最大的是台灣電子競技聯盟,為數家電玩廠商贊助的組織,有五個職業隊,每周進行例行賽事;而「台北暗殺星」則是屬於《英雄聯盟》單一遊戲的比賽,但參與競賽的國家包括台灣、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及菲律賓,是國內常態性跨國比賽的職業隊。 台灣電子競技聯盟董事長黃博弘說,台灣選手在世界上非常有名,以WCG世界電玩賽來看,台灣選手的奪牌數是世界排名第五名,不過台灣人口內需市場很小,如果不引進國外選手,快速讓電競市場國際化,選手只好往外發展,到外國比賽,台灣很快就會被邊緣化。他坦言,電競聯盟六年來仍處於虧損狀態,大概賠了一億。 黃博弘說,國內電子競技發展一路坎坷,最早要成立電子競技運動協會時,為了被歸在經濟部工業局或是體委會就發生互踢皮球現象。經濟部認為競賽要歸體育,但體委會又認為「電子」和運動無關,應該是工業局的業務,為了能順利爭取電子競技成為運動項目,把「電子」兩字拿掉,才成立台灣電競聯盟。 不過政府又提出要符合全國體委協會所認同的國際運動組織才能加入,台灣電競聯盟與韓、越、德、法等國的聯盟組成IESF國際組織,成為創始會員國,目前已有三十多國加入,但是政府還是沒有點頭,最近傳出體委會認為輔導的運動種類必須是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在國內連電競都不被承認是單項運動,這種要求是本末倒置。 台灣電競聯盟已發展至電競六年,目前職業隊有「台北鷹」、「Yoe鋼鐵人」、「橘子熊」、「華義Spider」及「曜越太陽神」,比賽的項目有《跑跑卡丁車》、《SF Online》及《星海爭霸2》,遊戲類型橫跨競速、射擊與即時戰略等不同玩法,玩家年齡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