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險適用廣 業務發展俏

工商時報【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產險業拚規模拓展,「責任險」商品潛力大。產險公會表示,國內產險業的「責任險」有很大發展空間,現階段責任險占整體簽單保費收入比重還不到10%,但相對其他成熟市場,都有20~30%的比重,顯見還有不小成長機會。 根據統計,從2009年開始,責任險的簽單保費收入已經每年成長,去年全年金額達82.5億元,而今年1~7月也入帳51.6億元,預期可以超越歷年紀錄。 產險公會指出,國內產險市場不大,卻陷入在傳統型業務打轉的迷思,大家幾乎都是設法衝刺汽車保險、火災保險等,但也因為這些險種進入門檻低,導致最終變成在價格上作競爭,對整體產業發展其實不利。 反觀「責任險」的範疇很廣,無論是商品或職業別,都可以推出相關的保險,發展潛力十足。 產險公會解釋,像現在越來越多娛樂場所,包括百貨公司、量販店、旅館、觀光飯店、理容院、KTV、MTV等,都被規定必須投保公共意外的責任險,業者若積極爭取,就能帶進不錯的業績量。 除此之外,隨著個資法上路實施後,現在也有衍生出一些新的商品,部份產險業者規畫推出「資訊安全責任險」,除了針對企業戶,也將針對民宿、小型診所以及餐廳等作出設計。 產險公會表示,經營金融業、購物台、網路交易平台等,如果旗下員工將客戶個資外洩,或是信用卡資料遭駭客竊取,都可以進行求償,尤其中小型企業投保之後,公司就不會因為個資法,遭到巨額求償的時候,無法負擔而導致結束經營。 至於「董監責任險」,則主要是因為擔任董監事職務,容易發生控告案件,若不幸發生,且訴訟費用龐大,就能透過此保障轉嫁風險。 產險公會認為,國內在法律或是經濟發展方面,社會的素質水平都進入成熟的地步,各式各樣的需求,因為會隨著社會演變而慢慢出現,業者可以創造更多商品,跟上潮流,讓整個市場能夠注入更多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