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島剛看故宮 國寶與歷史、政治糾葛
感受到故宮獨特魅力的野島剛說:「台灣對我個人、對我國家(指311賑災)都很好,所以我想要報答。每個人報答方式不同……我是選擇寫書給台灣人看。
一個日本記者,花了約四年時間,訪談超過100人次,足跡走進中國大陸南北大城,也曾到美國史丹佛大學去翻已故總統蔣中正日記,為的是探討兩岸故宮的命運。
對日本《朝日新聞》記者野島剛來說,從故宮感受到不可思議的事情很多,譬如:台灣與大陸各有一座名稱一模一樣的博物館;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居然棲身在一棟名為「中山博物院」的建築裡;還有,從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台灣的故宮政策竟然會因為不同的執政黨而有極大的改變。而這些疑問,都只有「政治因素」能夠回答。
「我不是寫一本文化的書,而是要藉著故宮來寫兩岸的歷史、現狀以及台灣政治的複雜性。」《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作者野島剛接受《全球中央》雜誌專訪時這樣說。野島剛2007年到2010年間曾任駐台北特派員,他說,寫故宮和故宮文物的書很多,但過去好像沒有人用政治角度來看故宮歷史,這也是這本書的特色所在。
掌握文物 證明自己是正統
日本受中華文化影響甚深,日本人來台旅遊,大多會到故宮參觀。這本書的日文版於2011年出版後,野島剛很開心幫助許多日本讀者解除「為何會有兩個故宮」的疑惑。原先他認為這樣一本「談外國文化」的書不會有太多讀者有興趣,沒想到去年以來在日本已經印行了1萬2,000本,出版社編輯也很驚訝。
那麼,對台灣人來說,這本書又有什麼新意呢?《兩個故宮的離合》像是一座橋梁,讓兩岸民眾有機會去看看自己原本不太熟悉的那一段歷史。譬如,「故宮最菁華的藏品在台灣」這個說法大致不錯,但若因此以為北京故宮不過是個「空殼子」就錯了,因為北京的故宮不但藏品較豐富、內容上與台北有互補性,還容納了1949年以後在中國大陸的考古新發現。
另一方面,台灣的故宮要在嘉義設立南部分院,從民國90年初提出這個「故宮南院」的構想,到預計104年底開館,這本書也可能是首次完整記錄期間波折的大眾讀物。
世界上的知名博物館,大多以其收藏之豐富廣博聞名,通常會涵蓋不同文明的文物。相較之下,故宮的收藏對象很單一也很獨特,因為「沒有其他地方會集中保管只有皇帝才可以把玩的5,000年中華文化精粹」。
90年民進黨執政時期,故宮院長杜正勝提出故宮要走向「台灣化」、「多元化」、「亞洲化」、「國際化」的目標,並表示故宮南院要成為亞洲文化的博物館,這是對故宮內容定位的一大轉變。
97年國民黨執政後,即將接任故宮院長的周功鑫明確告訴野島剛,「故宮不是亞洲的博物館,是中華文化單一主題的博物館。」不過,到了101年3月,周功鑫宣布,南院將以「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之名於104年12月開館。對於南院問題,野島剛盡量客觀地從第三者的角度記錄不同執政者和故宮院長的想法,但是做為深入研究故宮議題的人,他在接受採訪時也透露自己的看法:「故宮做為中華文化的博物館,這點大概是很難改變的。」
採訪對象多元 精彩故事處處有
寫作期間,野島剛採訪了兩岸歷任故宮院長周功鑫、林曼麗、杜正勝和鄭欣淼共近20次,他笑說:「我應該是採訪過最多次故宮院長的外國記者。」除了歷任的故宮院長,書中還有許多有意思的採訪經歷。
譬如為了介紹清末因國力衰弱造成文物流失,及90年代後中國大陸因經濟力提升而藉著拍賣競標讓國寶回流的現象,他曾訪問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總裁王雁南。王雁南是已故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女兒,野島剛對她的形容是「很有氣質的女性,低調,說話十分小心」。趙紫陽當年算是爭取改革開放運動的犧牲品,女兒如今從事的卻是受惠於改革開放的藝術品拍賣事業,中國大陸這20多年來經濟和社會氣氛的變化,在王雁南身上就可觀察到。
故宮文物的流離搬遷固然值得注目,故宮建築物的本身也有故事可說。台北故宮博物館於1965年開幕,當年在設計上競圖獲得優勝的,其實是知名建築師王大閎的設計,但是因當時的總統蔣中正認為「過於欠缺中華元素」而被打回票。野島剛採訪到建築學者徐明松,還原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書中非常難得地附上當初王大閎的設計圖,展現出無國界的現代建築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