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入非洲 計畫不全惹質疑

【編譯謝雯伃整理報導】當海巴(Erin Hayba)開始在全球最大的難民營推動一項計畫,要將電腦送到太陽能發電校園時,有許多懷疑聲浪。「人們說:『不,這不會成功的,妳可是在難民營裡呢。為什麼不保持使用黑板、鉛筆和課本的習慣呢?』」她回想起當時的情形。 根據《衛報》報導,2年過後,肯亞東北部超過40萬人居住的達達布(Dadaab)綜合收容區內的32所小學、7所中學和4所職業學校,總共設置了215台電腦。這個收容區絕大部分的居民來自索馬利亞。每一所學校都有太陽能板。 達達布難民營成立於1991年,收容了28萬名兒童,其中有些是在營區出生的,而所有兒童中只有7萬名兒童能進入營區學校就讀。不過,在聯合國高級難民署服務的海巴說,電腦這項新科技能夠幫助更多難民兒童受教育。 「許多年輕人告訴我,他們想要學電腦,這樣他們回到索馬利亞的時候,就可以找到工作。」她日前在一場於納米比亞溫厚克(windhoek)舉辦的非洲數位學習國際論壇(eLearning Africa)上表示:「有教師們回應,一些原本可能會中輟的學生,現在都回到了校園。」 這個計畫5月才正式成立,尚有許多需要權宜調整的地方。一名上進的學生在自修許多書籍之後,開始自發地教導同學和教師,直到電腦專家來到。此外,安全問題也是需要考量之處。 海巴補充道:「過去從未有人這麼做過。我曾在大樹下和難民領袖對話,討論在一個高風險環境下要如何保護這些電腦的安全。他們建議我多請一些守衛,同時教他們使用電腦,讓他們了解電腦的重要性。」 海巴強調,當務之急是讓社群居民融入該計畫,讓民眾參與計畫從規劃到落實的每一個步驟。她也讚揚微軟提供25萬美元的補助及教育訓練,以及惠普的協助。 資訊鴻溝 設備未同步 然而,在這場有1千5百人參加的論壇中,這些世界頂尖科技公司之所以提供援助的動機引起與會人士的質疑。加州矽谷的需求和非洲數百萬名兒童的特殊需求存在著極大的鴻溝,試圖縮短兩者差距的努力一直都不甚成功。 會議中,微軟的伊斯特(Mark East)以「幫助改變非洲教育」為題進行演講,他展示了一段模擬影片,影片中描繪一個牆面皆是觸控螢幕的教室,另外一段影片則模擬一個富裕家庭透過未來的平板電腦選擇晚餐食譜。他讚美Windows 8平板電腦的種種優點,堅稱:「這些設備的價格越來越平價,大概只要3百美元。」 這使觀眾席間傳來一些不滿聲音。稍後,納米比亞的資訊與通訊科技部部長卡潘達(Joel Kaapanda)挺身發言:「3百美元買一台平板電腦太貴了,」他表示:「非洲國家的居民負擔不起。」 納米比亞的光纖網路非常發達,甚至連村落都有,納米比亞也因此被視為非洲電訊科技發展的佼佼者。但是卡潘達補充道,納米比亞極度缺乏資金、設備和軟體發展。「另一個阻礙納米比亞的因素是缺乏專業知識。學校裡都設有電腦,但是沒有老師懂得電腦教學方式;我們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訓練課程。」 當微軟的伊斯特懷抱遠大夢想時,在數位學習領域耕耘30多年的英國科技投資者克拉克(Donald Clark)則警告觀眾:「要小心那些想要賣平板電腦給你的人。在英國,平板電腦離開教室後的用途引發許多可怕的事件。」 缺配套措施 反阻礙識字 他指出,目前已有研究顯示,用平板電腦打字比用鍵盤打字的效率低20%到30%;此外他也說:「使用平板之後,孩子們造的句子變短了。」另一場論壇上,他則表示平板是「對教師不友善」的工具:沒有鍵盤的感覺,打字編輯的速度變慢,建立網絡也有困難。 「我們必須小心,不要認為這全然是件好事。」克拉克表示:「有研究顯示,平板製造商並不想讓大眾認知到,其實平板會阻礙識字。鍵盤對發展識字來說非常重要。」 在這場論壇最後的辯論階段,他抨擊了密特拉(Sugata Mitra)和尼格羅龐提(Nicholas Negroponte)等教育大師,說道:「不要讓教育殖民主義溜進國家後門,帶來一堆不合適你孩子的硬體和內容。」 會議中一個不斷被討論的議題是,過去許多公司以慈善方式捐給非洲國家許多設備,但幾乎沒有提供訓練和支援,也沒有考慮到與周遭生態環境的配合。非洲大陸因而成為廢棄筆電和善心的墳場。 科技巨擘三星也在會議中展示了行動教室,並把它捐贈給納米比亞。三星企業責任經理莫迪蒙恩(Kea' Modimoeng)承認:「我們這些公司來你們的國家後,丟下筆電就跑,這並非永續。我們需要建立合作關係。我們帶著整套合作計畫來此,能夠監控計畫落實的過程,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