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第一座 「大公陸橋」 拆橋改成平面道路

高市第一座 「大公陸橋」 拆橋改成平面道路

高雄市第一座陸橋「大公陸橋」已經有79年歷史,因應交通發展需要,高市府拆除陸橋,改成平面道路,今天(1月16日)通車。而回應文史團體的訴求,工程單位在拆除陸橋時也特地保留六段擋土牆,作為歷史記憶的延續。(林憲源報導)

「大公陸橋」建於1934年日據時期,長年切割高市鼓山區與鹽埕區的交通動線,如今台鐵西臨港線已經停駛,高市府決定拆除陸橋改成平面道路。附近居民認為終於除去地方一大舊患,周邊房價起飛,發展前景看好。

高雄市長陳菊表示,跨越鐵道的大公陸橋已經完成歷史任務,拆除是為了地方發展及交通需求,總工程經費3277萬元。而當初文史團體呼籲保留陸橋,保留歷史,工程單位在拆橋時特地保留六段擋土牆,作為歷史記憶的延續。至於當地居民擔心表示附近住戶習慣從巷道走涵洞過馬路,如今通車後可能頻傳意外,高市交通局表示會以安全為先,規劃動線。

陳菊表示,這項工程兼顧消防救災、社區發展、都市景觀、歷史記憶,創造多贏,也成為壽山公園及西子灣風景區的重要入口。高市府在鼓山區的景觀改善工程已投入2億多,鹽埕綠廊也已全線完成,鹽埕區公園路綠地開闢亦投入7億4千多萬,就是要讓兩區環境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