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之道-企業捐錢、部落送菜 再推「一鍋飯」

中國時報【執筆:江慧真】 仁愛路、杭州南路口上的花蓮青少年公益組織「好人會館」前,常常堆滿農產品。有時候是南瓜,有時候是高麗菜,上面放著一張紙條:如果你是好人,請拿走一顆;如果你不是好人,請做一件好事! 黃榮墩說,出乎意外的,多數人停下來瞧瞧,但想了一下,卻不拿東西走。為什麼大家都不覺得自己是好人? 在花蓮,黃榮墩養了一支超過六百人的「吃飯部隊」。他定期到黃昏果菜市場收購最差價的農產品,載回三級古蹟慶修院旁的農夫市集,半買半相送,再結合附近社區食堂、寺廟、安養中心等非營利組織和低收入戶,定時供米供餐供菜給他們吃,透過這個批菜、送菜機制,他解決了農民生存問題,也帶動社會互助行為。 多年來,黃榮墩以社會企業方式,向科技公司募款,扶植東部偏遠部落,讓農村社區居民擁有就業機會及生產能力。現在,景氣不好,失業率高,大家叫苦連天,他要發起「一鍋飯」新社會運動,讓大家聰明消費,吃得經濟又健康。 黃榮墩向小企業老闆和社區喊話,讓「社會互助」行為幫大家度過難關。台北有八成以上是小辦公室,公司都有茶水間,老闆員工都要吃飯,如果沒有員工餐廳,他願意免費提供電子鍋,只要在茶水間設存錢筒,員工自由樂捐就有買米基金,青少年公益組織將提供來自花蓮最新鮮的有機米,大家便能吃到好米飯,甚至如果早餐要吃新鮮雞蛋、水果、蔬菜也都行,「不需要設有大規模的廚房,人人都可以吃得很便宜健康。」 黃榮墩舉柴松林教授為例,他十多年前提出「汽車共乘」政策,也曾被噓天方夜譚,但現在卻是節能減碳的務實方法,不要以為不可行,大家都來「一鍋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