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北市孔廟春祭】品嘗智慧饅頭 體會孔子簡樸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根據《禮記》〈文王世子〉記載,周朝時,學校每年都要按四季釋奠先師,表示尊師重道。台北市孔廟民國19年舉行「秋祭」,後經專家學者研考,民國97年首次舉辦「春祭」,至今已6年。今年春祭盛典將在3月8日登場,除了儀程濃縮至29道、正獻官由女學生擔當,打破傳統外,主辦方更進一步把孔子飲食、學習精神做成創意紀念品。 (上圖)春祭佾舞今年由中華藝術舞蹈團演出,由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學生組成40位佾生,右手執翟(雉尾)、左手執籥(短笛型竹管)獻上「新‧春季佾舞」。(圖文/姜林佑) 民國97年台北市孔廟大成殿尚未修建完畢,在當時民間學者、文史工作者考證下,台北市政府決定舉辦春祭,那是首度也是唯一一次恭迎孔子神位到一旁六藝廣場舉行的祭典。台北市民政局26日召開記者會,宣布今年春祭典禮參禮證索取活動開跑。 春季祭孔取自「一年之計在於春」,延續秋季祭孔精神,進行改良。原本依循三獻禮的37道儀程,濃縮至29道;正獻官的「正引」和「亞引」兩位禮生,延續去年作法,由明倫高中吳佩宸和林曉君2位女學生擔任,有別於秋祭主獻官必由地方耆老擔綱的傳統。 佾舞步調緩慢 感受寧靜尊敬 春祭佾舞部份,今年由王湘瑾率領的中華藝術舞蹈團演出,多達40位佾生,由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學生組成。佾生右手執翟(雉尾),左手執籥(短笛型竹管),莊嚴、整齊出場,獻上「新‧春季佾舞」表演。 連續3年參與春祭佾舞展演的王宣云是中正高中舞蹈班學生,擅長民俗、芭蕾和現代舞的她,當初開始接觸佾舞時,練習時常因舞步難記感到很痛苦,後來在指導老師協助下,向她解釋樂曲片段的歌詞內容後,她開始較熟稔將舞步和樂曲融為一體。她說,佾舞步調慢、歌曲緩,跳佾舞時,總會讓她覺得安靜和尊敬,可以思考很多事情。 比起往年的智慧糕,今年春祭紀念品特別邀請文山區戶政事務所主任陳呈祥,研發「智慧饅頭」,陳呈祥將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精神,放入紅棗、桂圓、海鹽、枸杞和芝麻來做饅頭。擔任公職39年的陳呈祥表示,希望民眾在品嚐饅頭的過程,能理解孔子素愛簡樸、健康、禮儀、衛生的飲食原則。典禮當天預計提供1,500個智慧饅頭與民眾分享。 學而時習之貼紙 時時砥礪 此外,民政局還邀請書法家大師張炳煌為今年春祭題上「學而時習之」,做為「論語紙膠帶」文創紀念品。張炳煌表示,「學而時習之」是論語第一句,雖然大家對於其傳達意念都耳熟能詳,但真正落實於生活實踐卻很少,他認為,將「學而時習之」做成紙膠帶的意義深遠,不但有文創意涵,使用者也可時時自我砥礪。 ▲今年春祭除了維持正獻官的「正引」和「亞引」兩位禮生,紀念品則是「學而時習之」紙膠帶,意義深遠且具有文創意涵,讓使用者藉此砥礪自己。(圖文/姜林佑) ▲「智慧饅頭」以紅棗、桂圓、海鹽、枸杞和芝麻為材料,典禮當天將有1,500個智慧饅頭提供分享。(圖文/姜林佑)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