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與深,實與虛(一)

今年大學指考國文作文題目是「寬與深」,據稱是從吳寶春做麵包的哲學中引用出來的。

麵包做到哲學的境界,肯定是非好吃不可了。

其實各行各業都一樣,在實體呈現的背後都應該要有一套用生命深切體會過而領悟出來的哲學。如果一個行業的背後沒有任何中心思想,人云亦云,一窩蜂亂飛換竄,結局通常就是一個慘字,最近我聽說它叫做「蛋塔現象」。

天下雜誌記者曾經訪問我,說為什麼里長可以當到被行政院研考會選做公務達人?我反問那記者,

「為什麼要採訪我?」

她說他們在找社會上把小事當大事在做的人。舉了一例:

有一位某市環保局的清潔隊員,工作是開垃圾車,上面規定垃圾倒入焚化爐後,必須把車洗乾淨才能回家,通常洗車的時間是晚上九點,別人大多洗到九點半就回家,他老兄卻每天晚上洗到十一點才肯罷休。人問他幹嘛這樣辛苦,他說,

「我只是不想看到市民從我垃圾車旁邊走過時掩住鼻子!」

哇,聽到這個故事,我頭皮都發麻了。卓越,來自行為背後的中心思想,吳寶春的麵包可以揚名國際,祕方就在他「寬與深」的哲學。

至於我,為什麼里長當得那麼用力?因為我當社會新聞記者十幾年,看過太多人間慘事,憂鬱、自殺、虐童、獨居老人餓死在家裡、單親媽媽因為同居人一句嫌惡的話就把自己的小孩殺了…..........。

我當里長只有一個心願,就是絕對不讓這些慘事在里內發生。

回題,主題是「寬與深,實與虛」。

許多考生看到「寬與深」這三個字,就差不多投降了,其實不用那麼害怕,里長有些寫作的心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也算是一種為民服務吧!

文學浩若煙海,但在我看來,就是「虛實」兩字罷了,翻成白話就是抽象與具體。

簡單來說,寫作文就是「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看到抽象的題目,就往具體方向寫,看到具體的題目,就把抽象的概念寫出來,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裡的「比」,就是拿具體事物來描述抽象的概念;而「興」,就是把抽象的概念連結到具體的事物。

很難懂?舉例說明好了:

「親情」是個抽象的題目,如果一直寫親情如何重要、如何偉大等等,閱卷老師會看到打哈欠。虛者實之,親情是抽象的,就把具體東西寫出來。寫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兄弟姊妹的具體事蹟,但找一個寫就好,不要全部寫,因為沒那麼多時間。例如:寫自己從小坐在阿嬤的大腿上聽了多少故事;寫阿嬤如何用簡陋的工具為全家人燒飯、洗衣;寫阿嬤自己怎麼走過艱辛的歲月,卻把最好的留給下一代….,最後才寫對阿嬤的親情思念等等。

這就是虛者實之。

朱志清的「背影」也是這個道理,他用父親爬上爬下穿過月台去幫他買橘子的具體背影,來描寫抽象的父愛,非常感人。

如果是具體的題目,例如:火車,怎麼寫?寫火車有幾節車廂?票價多少?總共停靠幾個站?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具體事物,很無聊。實者虛之,寫些抽象的東西吧!

通勤火車上曾經見過那個心儀的男生或女生,經過了數十年,仍忘不了那第一次心動的感覺;曾經看見肥胖的列車長為了把遺失物送回到旅客手中,氣喘呼呼跑了幾百公尺,那種敬業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

對異性的心動是感情,列車長的敬業是價值觀,兩者都是抽象的,但這些抽象的概念,會讓「火車」這個具體的題目鮮活起來。

從這個角度看,「寬與深」這個題目就不再那麼令人害怕了。它抽象,就先給它具體化。是我,也許會這樣寫:

寬與深是一種距離、一條鴻溝,它們限制著人類前進的步伐,同時也是對人類意志與勇氣的一種考驗。

大約三十年前,嘉義市大同國小門前有一條大約兩米寬、一米深的水溝,記得剛入學的時候,我總覺得它是一條無比危險的鴻溝,怎麼樣都過不去,每次林雅文老師看到我害怕的樣子,就會牽著我的手,從搭在水溝上的木板走過去,再走回來,然後溫柔地告訴我,

「小坤,世界上有很多困難,但只要找到對的方法,拿出勇氣,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像學校門口這條水溝,它看起來很寬很深,但只要小心地走在木板上,就可以安全通過!」

長大後,因為生意的關係,我經常往返台灣和大陸,每次飛行途中,從飛機的窗戶看到藍藍的台灣海峽,就會想到母校門口那條曾經讓我裹足不前的水溝,比起那條水溝,台灣海峽的寬和深何止千萬倍!但我卻一點也不害怕,因為我知道只要有足夠的勇氣和正確的方法,再寬的海峽、再深的鴻溝都能通過。

現在母校門前的水溝已經加蓋水泥,不須再搭木板,每次回母校,經過那個曾經搭木板的地方時,我都會想到林老師說過的話,

「世界上有很多困難,但只要找對方法,拿出勇氣,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老師,您在天上還好嗎?現在的我已經不再是那個膽小鬼,我不但可以跨過校門口的水溝,還越過了又寬又深的台灣海峽,在大陸打出一片天,您的一句教誨,比金山銀山還珍貴啊!老師,我何時才能報答您的恩情呢?

陰陽殊途,老師,我們之間隔著何其寬的距離、何其深的鴻溝,但我相信,只要心念相通,總有一天我們會相見的。

以上的範例是初級的,有關進階部份,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