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片熱,能賺錢嗎?

這幾年政府一直在鼓勵文創產業發展,大手大腳的提列預算希望可以扶植產業成長,尤其是前年通過文創法之後,期待將投資機制導入產業,「文創」這兩個字就變得像「雲端」,越來越像個行銷名詞,各行各業幾乎都適用。

像是文創餐飲業、文創觀光業、文創影視娛樂、文創設計.... 雖說文化創意原本就包山包海,但實際上大多數文創事業都還談不上具有經濟規模,尚不足以稱之為產業。若談到產業,則需要回歸到商業本質,俗話說:「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買賣沒人做」,相較於許多尚不成氣候的文創事業,電影成為相對適合投資的選項,於是在資金逐漸挹注入電影製作之後,也逐步帶動起台灣國片的復甦。

我並不是專業的影評,也無意評斷台灣電影的好與壞,但大多數人都感受得到這兩年國片確實相當的火熱,特別是 2011 年有多部國片票房破億,接連的2012春節檔期更是破天荒的有8部國片同期上映,為沉寂已久的台灣電影圈帶來許多新希望,只是許多人並不了解整個電影產業的市場規模、成本結構以及投資報酬率,以下想透過簡單的數字來分析台灣電影產業。

台灣去年電影首輪總票房是過去5年來最高,年增長率高達 33% ,同時這也是過去20年來最高峰,總額約為 41億,雖看似不小,但和其它產業動輒數百億營業額相比則顯得小巫見大巫。先不談半導體、代工這種有實體資產的產業,光就這兩年同樣也很熱的連鎖服務業而言,被資本市場認可的規模約略在100億上下,包含王品、誠品、85度C等。即使把二輪、DVD、電視版權、海外發行等全部的營業額都概括認列,整個電影產業的總產值也只約 150~200億左右。

電影產業簡化來說分為製片、發行、放映三個部分,媒體報導中總預算通常指的就是製片成本,但實際上製片方僅能回收票房收入的 40~50%。而在 2000-2010 這10年中,每年台灣上映的電影約略在 250-400 片之間,其中國片數量平均每年 30部左右,但首輪票房超過 6000萬的國片總計只有十多部,經驗法則來看,首輪票房大約占電影總收入的 70% 左右,也就是說只要製作 (含行銷) 預算超過3000萬的電影幾乎都是穩賠,所以過去10年的國片製片成本普遍落在 1000~3000 萬之間,跟現在動輒上億製作成本的電影相比差距頗大。

從上述市場規模及成本結構來看,雖然這幾年電影產業確實在成長,但製片預算也不斷的提高,從投資角度來看卻沒有幾部電影能夠真正回收成本,更遑論獲利。可能有人會認為台灣市場原本就小,若要談獲利應該要走出台灣,但事實上,2010 年以前電影產業的外銷比例一直都在 1% 以下,而 2011 年票房亮眼的電影多半也都非常本土化,不容易在國外市場取得好成績。

大部分台灣電影最好的機會是在大陸市場,但實際上大陸國產片目前根本是過剩,2011年總共拍了近800片,實際能排上首輪院線的僅 150片左右,更別提其中僅約10片左右能夠回收成本。

一開頭有提到,投資就是將本求利,若註定虧錢的生意絕對沒有人想參與,雖然以現在的環境而言,拍電影的直接營收相對於成本而言極不容易回收,但實質上電影週邊的媒體價值遠高過於票房收入,包含娛樂經紀、商演代言、商品置入以及各式各樣衍生的週邊利益,說穿了只有兩個重點:品牌行銷以及產業鏈整合。

目前雖然以文創產業 (包含影視娛樂) 而言,多數還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及產業鏈形成,但假以時日必定能夠出現,現在其實是個篩選淘汰的過程,雖然還不知道最後誰會是最後的贏家,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這種激烈競爭的市況裡,最後得利的一定是消費者。所以,請大家有空多上戲院支持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