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忽視懼學焦慮 不理會恐引發憂鬱症

各級學校陸續開學,也陸續有兒童、青少年出現就學困難及懼學的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表示,人際關係及課業壓力,常是兒童及青少年懼學的原因,而懼學的焦慮,最常伴隨著頭痛及腸胃道症狀,通常發生在早晨上學時出現。而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懼學症狀不加理會,也曾發現有孩子的焦慮拖久了,沒有尋求心理諮商,而引發憂鬱症。(林麗玉報導)

小威是一名國小五年級同學,個性相當內向乖巧,從小由單親的媽媽一手拉拔長大,在班上小威也總是名列前茅,不過從一個月前開始,小威頻頻向老師抱怨肚子痛、頭暈,也常藉故在家休息,起初媽媽不以為意,不過老師逐漸發現,小威只要一到學校,表情就十分緊繃,下課常一個人坐在位子上發呆,與同學的互動越來越少,甚至最後小威請假次數越來越多,理由也五花八門,已經無法踏出家門,而小威在家,不是發呆、就是看電視、上網打線上遊戲,媽媽沒辦法,想帶小威到學校與老師溝通,沒想到計程車剛到校門口,小威就跑回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蔣立德說,其實懼學的孩子,內心常處於焦慮,兒童出現懼學,常因為學校出現人際關係問題,而青少年懼學,除了可能人際關係問題、也可能是課業壓力。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蔣立德說,門診個案發現,兒童青少年懼學的原因,通常比較複雜,不過門診個案發現,通常家中父或母一方的功能比較差,而根據台北市100學年度上學期的調查,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學童出現上學困難的比例有增加趨勢,國中生高於國小學生,高中生又高於國中生,而懼學伴隨焦慮最常出現的是頭痛及腸胃道症狀,其他包括肌肉緊張、呼吸不順、臉色蒼白等,如果對於孩子的懼學不加理會,也曾發現孩子的焦慮拖久了,沒有尋求心理諮商協助,也發現可能引發未來憂鬱症等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