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韓國青年的最佳總統候選人

工商時報【譚淑珍】 窮困家庭出生、小學畢業就得到工廠打工賺錢,沒有家世背景,也沒有廣結善緣的政治人脈,卻以這樣的出身背景從政,這在強調家世、學識、門閥與派閥的韓國社會,實屬異類,然而首都圈城南市長李在明正是這樣的異類。如今的他更成為韓國首都圈年輕人心目中的「傳說」,既是空前,也可能絕後。 李在明之所以成為「傳說」,不是因為他沒有家世背景,也不是因為沒有廣結善緣的政治人脈,而是因為他渾身是故事。 1970年代的韓國,小學畢業就到工廠打工賺錢的故事,不是只發生在李在明身上,然而,因為年紀小而「借名」打工賺錢,即使在當年也不多見,還因此發生工殤而成為殘障人士,比例上就更少了。他還記得當時摔斷手臂後,照常上工,用沒有摔到的獨臂完成工作,只為了能夠賺到工錢。 當年的工殤傷勢,也因為沒有好好治療至今仍時時發作,他笑說,「到現在我都還算是重症殘疾人士。」 那段歲月,沒有抹滅掉李在明的心志,反而讓他更為「全力以赴」,年少家窮,不能繼續升學,他就打工賺錢、自學,並以同等學歷考進中央大學法學院就讀,還沒畢業就考取律師資格,畢業後成為人權律師。 對韓國稍有瞭解的人,看到這裡,會覺得似曾相似,在李在明的故事中似乎看到了已故韓國總統盧武鉉的情節。事實上,韓國首都圈的年輕人也覺得在李在明身上看到了盧武鉉的身影。 李在明與盧武鉉的共同點是,都是苦過來的人,也都不是SKY(高麗、首爾、延世大學)出身,從政前都是律師。然而,不同的是,李在明不管是年少時當工人、後來當律師,還是現在是城南市長,他自認為「我的生活本質沒有變,就是每個階段都全力以赴、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這樣的想法下,他可以不惜引民怨,也果斷的進行「財政改革」,讓城南市財政由負轉正,推出的福利政策,甚至讓當時還沒鬧出「閨蜜門」事件的「當權者」朴槿惠感到芒刺在背。 李在明為了持續推動城南市的福利政策,也不惜賭上生命槓上朴槿惠,進而讓他知名度大增,甚至成為首都圈年輕人心目中的「最佳總統候選人」。 首都圈的年輕人肯定李在明,是因為城南市雖小,市民日子過得卻很好,因此,開始「傳說」:如果把國家給他管,應該也會管理的很好。 李在明則自認為,可能是因為自己是「跳脫」框框的人,他敢向中央政府挑戰、不會因為政府的打擊而受挫,所以,才會受到年輕人的肯定。 不過,如果狂人川普都能當選美國總統,如今成為韓國首都圈年輕人「傳說」的李在明,似乎沒有理由不能成為韓國的總統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