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無性別廁所 兩岸動機大不同

旺報【記者莊舒仲╱綜合報導】 隨著旅遊發展、男女平權,多元成婚等議題發酵,兩岸興建共用廁所(或稱無性別廁所、中性廁所)的呼聲浮上檯面,不過兩岸動機顯然不同,大陸主要想解決男女公廁建設比率不足問題,台灣則著眼於解決跨性別者如廁的不便,然而對於公廁該不該都變成共同公廁,各界看法顯然仍有爭議。 台灣景區或大眾場合,興建共用廁所的態度,相較沒大陸積極,雖台北市部分戶政事務所,以及成功大學、世新大學都設有所謂「性別友善廁所」,但仍屬少數,設置原因是為了配合跨性別者的需求而建。 台灣在2010年12月修正建築法,要求學校、電影院等公共場所男女廁便器比例不得低於1比5,餐廳等地最少也要1比3,並在5年內改善,目前男女廁比例已多半符合需求,而針對身障人士興建的無障礙廁所,以及家庭需要的親子廁所也日漸普及,可取代男女共用廁所需求。 共用廁所是否有必要?社會仍有不少爭議,支持者認為廁所不以性別做為區隔,可解決家長帶小孩或行動不便者如廁的不便,以及提供跨性別者自在使用廁所,更代表對多元性別認同的進步觀念。 反對者則以男女有別,使用馬桶方式和衛生習慣也不同,加上女性安全與隱私考量,對共用廁所存有疑慮;也有人提出折衷之道,指在男女廁所之外,增建一定比例無性別公廁,彈性解決個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