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糧荒 農民留種更能適應變遷

避糧荒 農民留種更能適應變遷

中國時報【侯俐安╱台北報導】 經過名廚穿針引線,台灣的「保種運動」向前邁進一大步。其實「保種運動」早已是全球趨勢,包含一九七五年開始推動的美國、以及英國、法國、愛爾蘭與日本,相較於這些國家,台灣農民留種運動才正在起步。 台大教授郭華仁指出,自古以來農民採收種子都會擇優留種,供下一期播種使用。近來因種苗公司改良新品種供農民購買種苗,留種自用行為逐漸沒落。 此外,由於絕大多數種子是在化肥與農藥慣型農法的環境下雜交選種,培育出的種苗在有機環境下,不見得能有良好表現。於是一九七五年全球開始興起「保種運動」,近年來全美更有五十五家圖書館扮演種子銀行角色,希望借用人在收成後將新種子「歸還」圖書館。 郭華仁分析,台中農業實驗所的國家作物種原庫,雖藏有三萬五千多種品系種原,但它們長期被「冰凍」在種子庫內;反觀農民每一年將開花結果的種子收藏、隔年再使用,更有能力適應日益變遷的氣候環境與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