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 15萬人照顧長輩無法就業

【記者郭玉屏台北報導】人口老化不僅牽涉長照議題,更與勞動力、產業發展息息相關。主計總處13日調查,因在家照顧長輩而無就業意願以及無法就業的比率已經連3年走升,109年人數更超過15萬人,顯見高齡化已讓台灣勞動力流失的板塊愈來愈大。

政府致力於提升勞參率、充裕勞動力,但主計總處最新人力運用調查發現,25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中,因家庭經濟尚可,不須外出工作,或是照顧負擔、做家事;甚至是健康不良或傷病、年紀較大(含退休)等原因,無就業意願而不願就業,成為非勞動力的人數總計有302.5萬人。

進一步觀察,因背負家中老小的照顧責任,無就業意願未進入職場的非勞動力人數多達43.5萬人。

在「照顧負擔」當中,因「需要照顧年滿65歲年長家屬」無就業意願、不願就業而成為非勞動力的人數及比率均走揚,近3年人數從13萬人左右增至15萬人,比率也從107年的4.26%,升至109年的5.07%。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坦言,這反映人口老化確實對勞動力造成影響。這樣的情形未來可能更嚴峻,國發會最新發布的人口推估報告指出,隨著人口結構老化,國人將面對社會扶養負擔加重的挑戰。

以中推估為例,2020年每4.1名有生產能力者(20至64歲)負擔1名老年人口,到2030年減少為每2.5名生產者負擔1名老年人口,2040年更下滑至每1.9名生產者負擔1名老人。人口結構改變不是立即的,但少子化、高齡化對於勞動市場的影響已逐漸浮現。2021/1/3

疫情與少子化 去年前11月勞動力創新低

【記者郭玉屏台北報導】受到少子化影響,台灣勞動市場生力軍短缺情況日益嚴峻,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的雙重打擊下,去年前11月勞動力人數年增率僅0.16%,創下歷史新低。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人力資源調查結果,去年1至11月勞動力人數平均為1196.4萬人,年增率僅0.16%,不只較上年同期大減0.46個百分點,更是有史以來最低增速。

「疫情是特殊因素」,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解釋,勞動力本來就受少子化影響,近幾年增幅逐步收斂,去年又多了武漢肺炎疫情干擾,企業營運受衝擊,導致就業人數連8月呈現年減,連帶影響勞動力人數成長。

檢視勞動力的定義,是「15歲以上可以工作的民間人口,包括就業者及失業者」,若工作受到疫情影響,淪為失業者,仍會視為勞動力,但疫情不只讓許多人失業,部分民眾更因此不再找工作,落入「非勞動力」,這才是去年勞動力增幅大減的關鍵。

「就業減少,但沒有全然地跑到失業」,陳惠欣坦言,109年畢業季明顯看到畢業生投入職場、找工作的情況不如往年;此外,因「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且隨時可以開始工作」成為非勞動力的人數和歷年相比「有比較高一點點」。

陳惠欣分析,因各種原因沒有工作且沒有找工作者,就是非勞動力,換言之,找工作是成為勞動力的關鍵;去年因「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且隨時可以開始工作」成為非勞動力的人數增加,可能與疫情衝擊之下,企業經營先求穩健,減少對外開職缺、招募新血有關,部分民眾「有心動沒有行動」,沒有丟履歷,成為非勞動力。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