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古禮祭祀實踐平權 禮生性別不再受限

【林明誼 黃映婕 林敬祐 綜合】

禮生在傳統祭祀中,主要是引導禮儀程序,包括準備祭品、唱讀祭文等,無論是祭祀祖先或是婚嫁喪葬的禮儀,都需要禮生,禮生起源於「周禮」中的春官,主要職責是「掌邦禮」,過去主要是男性,隨著時代變遷,女性也開始擔任祭祀的禮生,見證了傳統儀式,也在實踐性別平權觀念。

由八音揭開序幕,新竹湖口的戴拾和宗族,進行元宵節祭典,由高齡81歲的戴國初擔任禮生,他有35年的禮生經驗。

湖口戴拾和宗親會 戴國初:「古三獻禮的傳統會有禮生,禮生各族一姓,我們戴家自我知道就有了,上輩 我上去兩輩就有了,傳到我的叔伯,年紀也有7、80歲,叫我們年輕人學。」

傳統的禮生以男性為主,然而2017年至今,桃園新屋范姜宗族的春祭大典,在傳統三獻禮之前,加入現代版國民禮儀,也打破傳統男性擔任禮生的觀念,讓家族的媳婦羅金珠,擔任禮生讀祝文。

新屋范姜宗親會 羅金珠:「當初開始時,我也沒想到長輩會支持或反對,真的沒想到,我就盡自己本能自己力量,把它做好,做好之後,後來也沒聽到長輩有反對的意見。」

現代祭典逐漸脫傳統性別,甚至是國籍界線,2021年天穿日這天,在新北市三峽舉辦的祭天儀式,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還特別邀請了外籍學生擔任禮生。

韓國籍禮生 魯芝善:「今天我學到了,女媧娘娘的故事,還有這個節日有環保的意思之類的,還有我最感人的事情就是覺得,對客家人會,到現在還好好保留自己的文化,我覺得讓我很感動。」

早年擔任祭典禮生的限制嚴格,需父執或男性才可以擔任,隨時代演變,聘請女性擔任禮生的念頭逐漸萌芽,無論女性或是外籍人士擔任禮生,都不會影響祭典的正式與隆重,重點在於傳統文化能夠好好保存並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