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寶重建起家厝,宋恭源揭三關鍵40年前挑戰首家上市電子股

上市40年,光寶近半世紀前發跡自新北中和一棟紅磚廠辦。9/16這棟「起家厝」重建典禮,光寶創辦人宋恭源親自出席。這不只是一棟新大樓的動土,作為第一家上市電子股的公司,光寶見證的,也是台灣產業發展最重要的一頁歷史。

「老宋啊,你在搞什麼鬼!為什麼要上市?」退休後,許久未現身,電源、光電大廠光寶創辦人宋恭源,昨天(9/16)在中和「起家厝」重建的動土典禮上,看著台下供應鏈、金融界,伴著光寶半世紀的賓客們,點滴湧上心頭。其中,光寶上市時,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跑來問他的這句話,讓他印象最深。

光寶是台灣首家上市的電子股,金管會現存第一筆數據,即便到了光寶上市後4年的1987年,上市企業數量也僅有141家,對照今天台股近千家,難以同日而語。對於投資人而言,「2301」代表著光寶科技,但更重要的是,在電子產業中,這家公司的發展,不僅是首家上市的電子公司,亦是整個產業的一部發展史。

起家厝重建,宋恭源難掩好心情,順勢揭秘,為什麼當年上市門檻這麼高,他仍堅持帶領公司走向資本市場的三大原因。

摸石過河,勇闖資本市場

第一,從募資成本角度來看,當年籌資成本比現在高得多。許多人都聽過這樣的一段故事:光寶是幾個朋友在中和圓通寺附近的一間小公寓成立的,宋恭源靠著一份親手寫的事業計畫書,與朋友募集100萬元成立。

100萬元看似不多,但宋恭源清楚地記得,當時企業向銀行借款,每個月利息高達1.8%,且需要有不動產擔保,如果跳票,甚至得面臨刑事責任。白手起家的宋恭源因此轉向資本市場,募集所需資金。

第二,讓創業夥伴看見希望。宋恭源回憶,當年很多專業經理人問他上市源由。他認為,透過上市,讓一起創業的股東,認購股份、分享公司成長。

上市之後,流通的股份不但可以交易,且即便股價上百元,員工認股每一股仍是十元。在宋恭源眼裡,資本環境讓許多當年替外商打工的工程師們,看見努力的價值、自己當起創業的「頭家」,也造就今日台灣在半世紀後,成為大家口中「科技之島」。

光寶科技創辦人宋恭源。蘇義傑攝
光寶科技創辦人宋恭源。蘇義傑攝

第三則是「技術股」,讓加入公司的專業人員、員工可以憑藉知識也能拿到公司股份。對一間新創立的公司而言,除了最直接的薪水之外,招募技術人才的重要工具。

如今這些想當然爾的理由,當年卻是宋恭源帶著光寶在資本市場拓荒的成果,也成為其他科技公司上市的動力。曹興誠還向宋恭源大讚:「這樣的idea真的太好了!」也促成股票代號2303的聯電上市,降低政府、財團色彩。

資本、資本、資本

動土典禮上,宋恭源致詞唯一提到現場出席的人名,不是來自電子業,是一位銀行家:台北富邦銀行董事長陳聖德。足見陳聖德在宋恭源心中份量。

陳聖德在業界人稱「外匯教父」,當年是花旗法金業務的負責人、後任花旗台灣總裁。宋恭源回憶,光寶還規模還小時,選上花旗作為往來的外商銀行,光寶全世界的應收、應付帳款,都是由花旗在各國的分行代收、代付。

在產業崛起的過程中,銀行為電子業解決錢的煩惱,也跟著見證、服務一整代台灣電子業者征服各地,形成的王國。

「有很多、很多美好的故事,因緣際會都在我們的歲月裡發生,就像遇見Eric(陳聖德),他培養的是一群對台灣金融業非常有貢獻的老同事,」宋恭源停頓一下,感性地說。

宋恭源看接班:滿意團隊表現,不敢打分數

如今美好的除了回憶,有人延續。宋恭源直言,他已經退休不管事,他看到接班人,讓公司更有活力、隨著環境需要而轉型,走過半世紀,企業文化能被傳承、活化是他心裡最欣慰的事。

「老朋友問我現在每天要做什麼?我每天都喜樂地過日子!」宋恭源說。面對記者詢問幫新團隊打幾分時,宋恭源謙稱自己不敢打分數,但也看得出對新團隊的尊重。

現任光寶董事長、宋恭源的兒子宋明峰,與光寶總經理邱森彬接班2年來,得到父親肯定。新團隊延續宋恭源與時任副董事長陳廣中的分工,對外發言以邱森彬為主,也讓黝黑、陽光的「少主」宋明峰,蒙上一層神秘色彩。

光寶科技董事長宋明峰(左)、光寶科技創辦人宋恭源(右)。蘇義傑攝
光寶科技董事長宋明峰(左)、光寶科技創辦人宋恭源(右)。蘇義傑攝

「我在這邊有過酸甜苦辣,但是Anson(邱森彬)當然更多,」會後沉默的宋明峰在邱森彬鼓勵下,才終於擠出幾句話,也讓人聯想到當年電源同業台達電接班時,專業經理人主外,與家族接班人對內的分工方程式。

其實自從一年多前,光寶宣布宋明峰接任永續長以來,宋明峰就帶著兒女親自參與光寶永續計畫。動土隔天,內湖瑞光路上的5家電子業鄰居,就在光寶號召下,到北海岸淨灘。

動土典禮上,絡繹不絕的員工熱情直呼宋明峰「Tom」,邀約拍照,他也幾乎來者不拒絕,展現親和力,也證明自己在新一代光寶人中的影響力。

新中有舊、舊中有新

兩代傳承,除了文化,新的夢想還有賴一座新的「起家厝」來完成。

宋明峰強調,新大樓的設計,會是新中有舊、舊中有新位於新北市中和建一路的光寶數位大樓,規劃為研發中心,配合市府的計畫都更重建,6722坪土地,將由原來的5層樓改建為11樓樓,增加空間近萬坪。預計投入28.2億元建造、2025年完工。

宋恭源感嘆,當年一坪土地購入成本才1000多元,現在一坪得上百萬元。50年來,台灣變化非常大,「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在這塊土地,穩定的環境,給了當年有理想的年輕人,一個努力的機會」。

就像當年,宋恭源目睹LED發明,人類的生活從鎢絲燈泡、霓虹燈轉向LED。科技帶來進步,如今光寶不再只有LED,就像重建那棟中和人熟悉的紅磚廠辦,新的大樓也是一個新的開始,光寶在新團隊帶領下,邁向新時代。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光寶不甘當二哥 邱森彬推新政「要贏回來」
台達、光寶可長紅?「電源雙雄」下半年的兩好兩壞
疫後如何贏回客人信任?晶華酒店靠這「祕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