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低下族群新冠風險仍在

繼指揮中心於五月一日走入歷史後,新冠疫情限制正式告終,但對於少數免疫低下族群,新冠病毒仍有嚴重風險。據研究,免疫低下患者施打疫苗後的保護力較低,若確診,住院風險較一般人高二‧五七倍;有鑒於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四月七日起擴大單株抗體公費施打對象,用於預防新冠,呼籲適用的病友都應主動諮詢醫師申請施打。

全世界約有二%的免疫低下病友,如:器官移植、惡性血液腫瘤、正在接受癌症治療、先天性免疫不全、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藥物、HIV陽性以及洗腎患者等七大族群。其中居國內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即時且精準的治療攸關癌友的預後與存活。然根據研究,近五成的癌症病患確診後曾延遲或中斷原有癌症相關治療,台大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科邱柏儒醫師表示:「隨疫情鬆綁,我們也希望病人能夠回歸常態專心治療,不再因疫情的干擾而擔心回診或外出等,但針對正在或正要接受治療的病人,因為免疫功能低下,身體無法同時承受抗癌治療與新冠病毒的攻擊,就必須考慮先治療哪一個,這也是為什麼目前衛福部仍將免疫低下病患列為追加劑施打與外出配戴口罩的族群之一。」

根據《臨床傳染病》期刊中亦強調免疫功能低下者應予以個別化預防方法,一般人接種COVID-19疫苗的抗體有效反應可達約九十二%,反觀免疫疾病患者與惡性腫瘤患者抗體反應為七十九%、血液惡性疾病患者為五十%,甚至器官移植者僅三十一%。考量此情形,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四月七日起擴大單株抗體公費施打對象,用於預防新冠,呼籲適用的病友都應主動諮詢醫師申請施打。

新冠病毒對癌友的威脅除了影響既有療程之外,對於所有的免疫低下病患而言,住院風險上升二‧五七倍,住進加護病房提高一‧四倍,而院內死亡風險也達一‧八七倍。邱柏儒醫師說,「因為免疫功能低下,身體長期處於低防禦的狀態,無法有足夠的抗體對抗新冠病毒,這也是為什麼臨床上有滿多病患陽轉陰的時間都比一般人還長,這時候若病情不穩定,住院、併發重症的風險就會升高。」

除了癌症病患,先天免疫不全者與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藥物的病友也需多加留意,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科蔡昀臻醫師說,「有免疫疾病的患者,因為需長期使用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生物製劑等,免疫系統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也是感染性疾病好發的族群,包含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與僵直性脊椎炎等。」建議無論是施打新冠疫苗或是單株抗體,都應該積極與主治醫師討論,安排適切的時間施打,給自己多一點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