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出現首例猴痘確診個案 疾管署不建議大規模接種疫苗

台灣自昨(6月23日)起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今(24日)出現首例猴痘確診。25歲本國籍男性,16日自德國返台,20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身體出現紅疹以及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24日確診,個案之密切接觸者共19人,預計健康監測至7月13日。台南市政府晚間證實出現首起猴痘確定病例。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下午赴記者室說明台灣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為家住台南市的25歲本國籍男性,過去半年都在德國留學,返台後6月20日出現症狀,21日就醫,進行檢體採檢,採檢出猴痘病毒陽性。確診個案目前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將治療至全身皮膚病灶結痂完全脫落才可解除隔離。

地方衛生單位已依規定進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防治工作,莊人祥說,衛生單位已匡列密切接觸者19位,個案均暫無症狀,因皆有口罩等防護措施,屬中度風險,分別為家人2人、醫療相關人員10人、司機3人及其他4人,預計健康監測至7/13。由於個案正在居家檢疫期間,與家人無高風險接觸,不會安排接種天花疫苗,列一般健康監測對象。

疾管署昨將猴痘正式列為台灣第二類法定傳染病,若遇疑似個案,依規定應於24小時內通報。莊人祥說,針對台灣出現首例確診個案,疾管署將同步透過IHR聯繫窗口通報世界衛生組織。

疾管署呼籲,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建議民眾出國應避免接觸猴痘疑似個案,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疾管署不建議大規模接種天花疫苗

據國外研究顯示,天花疫苗可預防猴痘疫情,被問及台灣天花疫苗採購進度及接種規劃?疾管署長周志浩下午在新冠疫情記者會上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並不建議大規模接種天花疫苗,疫苗接種對象很有限,優先施打包含照顧猴痘患者的醫護人員、實驗室人員及短時間內與個案有密切接觸者。

周志浩說,雖國內有儲備「第一代」疫苗作為戰備用途,但副作用比較多,暫不考慮使用,目前正在接洽採購最新的「第三代」天花疫苗。「第三代」疫苗為活的、減毒疫苗,但有別於「第一代」疫苗,病毒在體內不會繁殖,且仍可誘發免疫反應,正在研發的疫苗為採用細胞培養、分子生物等方式進行。

台灣自1955年起就未曾再有天花病例發生,自1979年起停止牛痘接種,以後出生的台灣民眾均為未接種族群。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