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發電 2050年拚6.2GW

經濟部公布10大地熱潛力區,力拚2050年發電目標6.2GW。圖為宜蘭縣清水地熱發電廠。(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公布10大地熱潛力區,力拚2050年發電目標6.2GW。圖為宜蘭縣清水地熱發電廠。(本報資料照片)

要達到2050淨零碳排目標,地熱發電扮演重要角色!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預告今年起將加速推動地熱發電。經濟部已盤點出10大地熱潛能區,將透過獎勵補貼,由中油、台電、民間企業探勘推動,期在2050年發電量達3至6.2GW。

「2023台灣國際地熱論壇」昨日登場,曾文生表示,要促進地熱發電設置量提升,先進技術的投入扮演關鍵角色。經濟部能源局能源技術組長陳崇憲表示,台灣地熱發電潛力約40GW,經地調所初步盤點,全台有大屯山、清水/土場、廬山、瑞穗、霧鹿延平、知本金崙、寶來、關仔嶺、苗栗及東埔等10大地熱潛能區。

依經濟部資料顯示,目前已有台電、中油、將捷集團、李長榮集團、BERKELEY LAB等多家公民營業者在大屯山、知本金崙、瑞穗、清水等地進行探勘,共計21項開發案,預期發電量可達55MW。

為推動地熱發電,經濟部除透過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地熱能發電示範獎勵辦法推動,並提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新增地熱專章,明確地熱探勘、開發至營運等相關規範,並由中央主導會同地方政府進行審查,加速地熱推動。

地熱如同石油,要探勘才知蘊藏量,但探勘風險高,所以經濟部給予業者最高50%的探勘成本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以不超過新台幣1億元為限,業者成功開發後,將擁有長達20年的水權,但為了環境保育,經濟部也要求發電後的尾水回注率要大於90%。

至於,躉購地熱電力上,20年間,前10年與後10年費率不同,亦即採前高後低模式,裝置容量2MW以下,平均每度躉購電價約5.9元,2MW以上每度電約5.19元。

👉2023節能家電補助懶人包 購買攻略看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