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登場 考生應戰】社會科偏易 考題出現爭議

【學測登場 考生應戰】社會科偏易 考題出現爭議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大學學測範圍最廣泛的社會科整體屬中間偏易。台北市高中社會科輔導團指出,地理圖表題和照片題超過70%,文字敘述少,時事題多,黑面琵鷺、中國沙塵暴紛紛入題;公民部分試題容易,多以生活實例和政府政策為題文背景,奢侈稅、母乳哺育自治條例也入題;歷史部分首次沒有題組與圖表題,題型略顯單調。這次社會科有爭議的題數共達4題。 大考中心指出,今年地理試題取材自重要地理議題,例如企業區域的擴散、中國經濟成長與環境問題、中南美洲的區域發展不均衡;盡可能以台灣的地理事實為主,圖表化或以照片呈現。台北市高中地理科輔導團建國中學老師譚伯雄分析,命題以「測驗考生是否具備社會考科的分析能力與技能」為主。地理出現一題爭議題,如第55題中國沙塵暴影響台灣的時間,一般認知沙塵暴影響台灣最嚴重的季節為春季,但C、D選項配置有3個月重疊,考生難以作答。 北市高中公民科輔導團,內湖高中公民老師姜淑慎分析,公民科多以時事為背景,不會因生活經驗不同影響答題。輔導團老師討論認為第10題具有爭議,題文中提到「想趁著年輕,到處走走看看。」意味年輕人的時間機會成本較低,而正答(A)「年輕稍縱即逝,青春是有限的資源」,強調青春的珍貴性與有限,與題文所陳述的概念不相符,令學生無從作答,可考慮送分。 姜淑慎認為,公民平均分配每冊僅6題,綜觀歷年試題分布,各課次皆能在不同年度均衡分配。她直說:「出題老師很仁慈,連選項設計都相當好判斷。」 北市高中歷史科輔導團認為題目中間偏易。西松高中公民老師吳芳芳說明,這次命題以簡述結合史料閱讀為主,完全沒有圖表,也沒有題組,形式過於單調。文字敘述長度適中,學生只要仔細閱讀、謹慎思考,不難判斷正確選項。 ▲學測首日全台15萬考生上場應考,考生抓緊空檔做最後複習。(圖文/楊萬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