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創業-抓漏界王品 年營收1,500萬

工商時報【記者劉馥瑜╱台北報導】 你知道嗎?房屋會漏水,就和人會感冒的機率幾乎是一樣的。有一句俗語說:「醫生怕治咳、土水怕抓漏」,足以顯見抓漏工程的難度。但是,卻有一對原先從事科技業的夫妻,為了協助一名單親的孩子恢復家庭,毅然決定出資與這位孩子的父親合作,投入這個領域。 他們是楊明湖和韓悅玲,兩位都在科技領域工作多年,並擔任要職。4年前,他們和抓漏工程唯一的聯結,是因自家浴室漏水,請了抓漏師傅來修繕,工程沒做好卻拿了錢就跑,從此以後不見蹤影,徒留一堆爛攤子。 4年後,他們是抓漏達人工程公司的老闆,為了不讓切身之痛重複發生,他們強調誠信經營,所有工程都白紙黑字簽合約,顧客還享有一年保固,遇到任何問題都免費重新做到好。至今已承接超過2,200個案子,年營收高達1,500萬元。 然而,理想實踐和現實操作之間,總是有一段落差。剛踏入這個領域時,兩人對抓漏工程完全外行,光是和員工溝通就碰了一鼻子灰,甚至一度想要放棄。 為了轉型升級,借助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推出的「微型及個人事業支援與輔導計畫」,針對成本分析、員工管理、客戶服務、品牌經營等,由專業顧問介入進行長期輔導陪伴,並針對每一項細部問題,提供具體建議。 韓悅玲說,一開始,他們希望師傅到顧客家保持良好形象,不要口嚼檳榔、不要抽菸,並導入相關儀器設備,希望提高工作效率。但一些老師傅會覺得:「我以前就是這樣做,也做了這麼久,你懂什麼?」 加上初期公司缺乏SOP管理流程,有時碰到師傅工程做得過於潦草,導致後續保固期間內必須重新施工,中間的成本他們都得自行吸收。 為了解決這些困難,他們這4年來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努力充實房屋修繕和抓漏相關知識,還針對政府單位開設的網路行銷課程,進修網路行銷相關知識,以實際行動感動員工。 不僅如此,為了讓抓漏行業從技術層次轉換成知識經濟,但許多抓漏界的師傅經驗老道,卻不知該如何表達。韓悅玲說,沒關係,他們就全程跟拍師傅作業,並詳加記錄,讓抓漏知識得以有效傳承,也免除了許多傳統產業經驗斷層的問題,同時更透過「微型及個人事業支援與輔導計畫」的輔導機制,由顧問協助重新檢視組織經營管理,找到改善現況的策略,轉型升級之路有專業後盾撐腰,更讓事業穩扎穩打。 重新站穩腳步後,他們還矢志要做「抓漏界的王品」。韓悅玲說,既然王品可以將傳統的餐飲服務業做到今天這個地步,他們也想顛覆外人對抓漏業的觀感,從技術層次提升到知識經濟,再到感動服務,提高整體產業的價值。 未來,他們還將導入ISO 9000管理標準認證,並於本月初正式聘請一名客服人員,將客戶的需求完整記錄下來,再轉達給師傅,並於施工後主動致電詢問顧客的滿意度,一步一步朝感動服務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