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室專欄】個體心理的六大訊息作用

前篇,我們談到了個體行為的主導來自訊息,也初步的認識了訊息的來源與分類,但就像我在前篇文中所說的,昨天談及的僅是最簡單的作用路徑,也就是外界給予個體訊息,個體接收並且產生具身訊息,直接影響認知、情緒與單一的外顯行為,沒有其餘的作用,也才選用影響源比較單一,意識結構裡面訊息累積還不多的十三、四歲青少年作為舉例說明的對象。

在這一個章節當中,我們要更深入挖掘訊息的作用,以及作用之後形成的機制,某些訊息要真正妥善的「處理掉」,必須要將這些訊息的來源與作用路徑釐清,就像撰寫程式一樣,心理訊息抽象的多,但又有一定的脈絡可循。

首先,我們要來談關於訊息作用的六大基本效應,大部分的心理機制都是藉由這六種效應構成的,這六大效應分別為疊加、轉化、互斥、干擾、潛抑、傾向,這裡主要談論的效應是針對在個體意識結構當中運行的基本效應,當然這些效應可以延伸出許多不同的機制,而在後面的章節當中,我也會談論關於個體與外界的互動,也就是「自我」與「客體」之間的關係。

疊加

接下來我們針對每個作用來談談,第一個是疊加作用,疊加作用有兩種狀況,第一種是外部訊息具身訊息的疊加,是個體接收到外部訊息時,外部訊息與具身訊息有相關的性質,比如具身中被其他外部事件訊息激發,產生的情緒訊息,在接收到下一個外部訊息,又再次激發相關的情緒訊息,這時候兩種情緒訊息會有疊加的作用,疊加後的訊息可能表現成為外顯行為或者經由其他作用再處理。

比如怡美今天早上上班遲到,被老闆擺了不好的臉色,下班回家後孩子又在她面前哭鬧,她感受到兩次外部事件所激發產生的煩躁情緒,此時這兩件事件引發的情緒會疊加,此時認知上可能會出先訊息的強度不對等,也可能表現在外顯行為上,比如孩子只是哭鬧一會,就感受到過大的煩躁情緒,並且對著孩子大吼大叫,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上遇到最明顯的狀況,其成因就是來自訊息的疊加作用

疊加作用通常分為時效性較短的與時效性較長的,時效性較短的通常是未經其他作用處理過,僅有經由外部事件激發產生,沒有透過個體的外顯行為表現出來,而暫時堆積在個體淺層潛意識的訊息,這些訊息是比較直觀、簡單的,通常是在情緒訊息的部分作用,在淺層潛意識中進行作用後,在淺層顯意識中感受到作用過後的訊息,例如上述所提及的煩躁情緒,而我上述所談的強度不對等來自於前篇文章提到的,淺層顯意識會將情緒訊息做一個直線的歸因,於是造成認知偏誤,以怡美的例子來看,就是怡美認定為她的煩躁情緒是針對孩子的哭鬧,當然有些個體會連結到其他造成疊加訊息的外部事件,並不是所有個體都會有這樣的認知偏誤,但情緒產生疊加的當下是難以認知到的。

時效性較長的通常會是非單一化,較為複雜的情緒,而且容易結合連帶性的認知部分,通常是在潛意識中增強情緒訊息的強度,或可能出現一些心理訊息的扭曲。例如自卑情緒,會透過比較長期的事件訊息疊加其強度,結合個體感受到這樣情緒而產生的附帶性認知,而這個認知是針對整個個體(人格的發展)具有一定程度影響的。

轉化

轉化作用最簡單來說,就是將原先的訊息轉化成不同的訊息,訊息依然存在,但轉化成為不同的強度,轉化作用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來探討,一種是認知上的轉化,一種是情緒上的轉化。

認知上的轉化通常是我在前篇中談到的,個體可以在有意識的情況下自己選擇進行認知上的轉化,例如遇到一個比較客觀的外部事件,是有利有弊的(例如:看到某條新聞報導關於新冠肺炎的疫苗資訊),而個體的初步認知可能僅只有針對利處/弊處(較單一的面向),而認知轉化可能讓個體的認知更加完整,這是偏向於淺層顯意識當中的。

再者是針對過往事件記憶的認知轉化作用,這部分比較偏向於深層顯意識當中訊息,這部分的認知轉化作用需要透過事件訊息與情緒訊息的釐清,分別在不同的面向當中進行認知的轉化,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歷程,也是在諮商理論中提及的「認知行為療法」要協助個案去建構的新認知,就是認知的轉化作用,經由改變認知,也可能改變相應的外顯行為。

例如曉玲曾經經歷過因為經濟問題,最終決定與丈夫離婚的事件,她對於這個事件記憶的認知裡面,有參雜她個人在事件當下產生的情緒記憶,因而她深層顯意識的認知內對離婚的事件有一套固定的認知,這是自我經由事件歷程中所產生的思路,當然這樣的思路可能會形成心理上的慣性機制,影響曉玲對其他外部事件的認知,而認知上的轉化作用就是重新審視自己的認知,並且針對自我認知進行思考,經由思考帶出新的認知模式,改變深層顯意識中的心理慣性。

情緒上的轉化通常會經由認知上的轉化而造成,主要是針對深層顯意識中與事件訊息相互連結的情緒訊息,因為有些情緒訊息是經由認知而形成的,認知轉化之後,情緒訊息也可能有連帶性的轉化作用。

比如前例中的曉玲,她針對離婚事件的認知原先是「老公因為錢而不要我」,於是連帶產生憤恨、難過、不甘等等與認知相應的情緒,經由更多的覺察與思考後,認知轉化為「考慮過經濟因素後,離婚是對雙方都能減少弊處的選擇」,此時情緒訊息並不會因而「不見」,但其強度可能會減弱,或者轉化成較為理性的狀態,當然,即使認知有轉化作用,很多時候情緒訊息的強度並沒有減弱,這時候可能會出現矛盾、混亂的狀況,也就是出現互斥作用

在認知沒有進行轉化作用的狀況之下,情緒訊息也可能會受到其他外部事件激發產生的訊息產生干擾作用,進而出現轉化作用,關於干擾作用互斥作用的部分會在後面的篇幅當中談到。

轉化也有可能是原先訊息針對的對象,因應外在的環境因素而無法針對該對象表現出外顯行為,因此該訊息先經過潛抑作用後轉化訊息與針對人或事物的連結,這邊會在談潛抑作用的時候一併舉例。

互斥(矛盾)

認知-情緒

訊息的互斥作用通常是存在於深層顯意識中,個體可以輪流或同時覺察到互斥的訊息,沿用上例,談論到認知上的轉化作用時,同時也提及了一種狀況,也就是個體的認知訊息與情緒訊息是相斥的,這是互斥作用當中的其中一種狀況:認知訊息與情緒訊息的互斥。

一樣舉例證來看,小誠在工作上受到了金融風暴的衝擊,而被公司決定縮編人事而裁員,他原先在淺層顯意識中產生的認知訊息是「不公平、為什麼是我」,而經由外部事件,由淺層潛意識產生的情緒訊息有迷茫、憤怒、不平等,而它們在淺層顯意識的部份讓小誠意會到了。

而後,小誠開始思考,經過認知上的轉化作用後,小誠知道公司在金融風暴之下,裁員的選擇是不得已的,也不是針對他個人,但是「迷茫、憤怒、不平」的情緒訊息依然存在,於是小誠會開始出現矛盾感,這樣「認知」與「情緒」的相互對立、衝突,我稱之為互斥作用

認知-認知

互斥的訊息會出現在「理性」與「非理性」(通常是受強烈的情緒訊息所干擾而形成)的認知上,個體同時有意識到較為客觀的認知訊息,同時因為情緒訊息干擾,形成另一種認知訊息,通常是較為偏執、單相且主觀成分高的,這兩種認知訊息的強度如果相仿,就會形成互斥作用

情緒-情緒

通常情緒訊息之間的互斥,最常存在於「個體」與「群體」的訊息之間,個體會關注外在群體給予的情緒訊息與群眾意向,個體同時想要滿足自身的情緒需求,同時感受到群體給予的情緒訊息(通常是為滿足個體的認同感需求,而在意群體給予的訊息),間接造成個體的兩種訊息出現壓力與互斥作用的產生。

同樣,我們舉例證來看,一個高中的男孩小偉,在國中時就發現自己喜歡烘焙,並且很希望未來能夠往這條路發展,但是一路上家人、親友們都賦予他在學業表現上極高的期待,為了獲取身邊群體的認同感,所以小偉也在學業成績上頻頻取得優異的表現,他從身邊的群體(原生家庭、學校),感受到「賦予期待」的情緒訊息,他針對這樣的情緒訊息回應了「學業優秀」的行為表現,但同時,他又想要在烘焙這塊自己具有天賦的領域之上取得優越感需求的滿足。

當因應環境獲得認同感,與自我發展取得優越感兩種情緒訊息強度都很強烈時,小偉就會感受到情緒訊息的互斥,進而影響他的認知與外顯行為表現,但我們不能憑這樣單純的一個心理作用來判斷小偉會如何選擇他的人生道路,只能說這是影響的其中一環,我們不可能從單一個心理作用來解讀一個人的行為與其性格,但某些心理作用連貫起來會形成個體不同的心理機制,之後的文章中我也會談及一些常見的心理機制。

上述的例子是比較簡易的針對互斥作用詮釋,當然互斥作用會出現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兩難」,也就是時常矛盾糾結的「該不該離職」、「該不該分手」、「要不要接受對方的告白」,這一類「該不該」、「要不要」一類二元對立選擇的命題當中,兩種選擇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具身訊息與外在環境影響,而兩者的強度通常相仿,所以造成互斥作用,但個體必須作出選擇,不可能一直停滯在原地,因此互斥作用的下一步通常是傾向作用

干擾

在談到傾向作用之前,我要先來談談前面也有提到的干擾作用,人類意識中的訊息不是分開的,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比喻,我將個體的意識喻做箱體,然後外部與具身的訊息是箱體中的物質,而這些物質放在一起,就會有某些物質相互影響,這就是訊息的干擾作用。

比如我們前述所提到的,個體都會有追求優越感需求的原始慾望,也會在因應個體的差異性而在不同的方面尋求優越感,而這樣經由追求而產生的優越感會在個體的意識結構中存放,成為具身訊息,但如果此時外界有事件(例如:比賽/專案/談判失利),同時也給予個體訊息時,經由事件而產生的認知訊息與情緒訊息,就會與原先存在的優越感訊息相互干擾。

干擾作用也就是訊息之間「不明確的相互影響」,也就是沒有辦法像談論互斥作用時,明確說是「強度相近、內容相斥的訊息」,相互干擾的訊息強度不一定,有可能經由干擾作用後,內容相仿,強度差距大的訊息轉向變為前面提到的疊加作用,也有可能經由干擾後,有部分的訊息因為其他訊息的影響,例如認知訊息受到情緒訊息的干擾,而進行了轉化作用,有些訊息的干擾作用會於個體的意識結構中持續進行,也會直接影響個體的行為。

潛抑

潛抑的概念最早源於古典精神分析學派所討論的防衛機轉,古典精神分析學派認為:潛抑是人最原始的防衛機轉。針對這個觀點我認為,潛抑是個體針對自身,並且用以適應環境的防衛機轉潛抑簡單來說,就是把訊息推往更深層的意識結構當中­,而通常有意識的潛抑作用是在顯意識當中進行的,由淺層顯意識推往深層顯意識,是個體察覺到自己「不想要」,或者對於環境「不被允許」的認知或情緒訊息,或是不願意回想的記憶時,個體會對這樣的訊息進行有意識的潛抑,也就是讓這些訊息脫離個體可以意會到的意識結構,也就是淺層顯意識當中。

而有意識的潛抑進行多次之後,這樣的作用在個體身上會形成一個慣性,於是

會出現無意識的潛抑作用,也就是從深層顯意識再往下推,進入潛意識的範疇,無意識的潛抑作用會造成訊息的零散化抽象化,也就是以我上篇文章所提及的抽象意象形態存在。在分析心理學派中運用的心理療法,稱為「積極想像」,也就是在分析這些抽象意象未被潛抑之前的訊息,當然這是個更加複雜的領域,潛意識中的意象也會有干擾作用,並且會受到集體的原始意象(集體無意識)影響,關於這部分有機會在之後的章節提到。

潛抑作用後有可能進行訊息的轉化作用,就像我在前面所提及的,例如有位目睹家暴的孩子小雯,她對於母親的家暴行為十分恐懼,甚至產生厭惡的情緒,但因為母親是小文的主要照顧者,她與母親有依附關係的存在,小雯在與母親平時相處與建立親密關係時,恐懼與厭惡的情緒訊息只能進行潛抑作用

而潛抑作用讓這些心理訊息進入潛意識的範疇,當其未受外在事件刺激時,有可能會投射到外在具有連結的其他意象之上,比如對雷鳴特別恐懼,而這樣的恐懼與原先的恐懼訊息具有象徵性的連結,會連結到家暴事件時母親激動的吼叫場景,因而雷鳴會激發被潛抑且轉化過的恐懼情緒。

傾向

最後一個談及的效應,與上篇文章中我所談及的,個體針對自身有一定程度的選擇,也就是取決於這個效應,人的行為可能受到許多心理效應的影響,但在這些影響之中,個體可以選擇自己要傾向何種訊息,而表現出相應的行為,或者產生相應的認知。

最簡單的例子是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有性的需求,這是所有個體共有的原始渴望,每個個體的強度不一,每個人在處理這個需求時都會受其他的訊息干擾,如社會文化、旁人說法、當下環境等等,但是如何處理這樣「需要滿足性需求」的訊息,表現出的行為或者形成的認知,就是個體的傾向作用,也就是最普遍所說的「選擇」,最常出現在互斥作用之後發生。

在最初其,佛洛伊德所提出的觀念當中,指稱人類很多行為都是由潛意識所主導,而非人自我選擇而來的,而後阿德勒自立門派創立的個體心理學派則是非常強調這個傾向的作用,強調人可以選擇當下的自身認知或行為。

我認為不需要過度去否認這個作用的存在,也不用過度的強調這個作用,這個作用與其他心理訊息的作用都對個體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如果某一作用高過於其他作用,並且頻繁發生時,就可能形成慣性的心理機制,進而成為影響個體行為與認知的主因,並不止於傾向作用,但傾向作用可以稱作是六大作用裡,個體的意識程度最高的一個作用。

結論

在這篇文章當中,我們針對個體的意識結構中,發生的心理作用作了初步的詮釋,這些作用都是針對個體自身的,當然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很重要,在下篇的文章當中,我們會討論個體如何與外在的環境連結與影響,並且談論幾種常見的心理「機制」,進而更深入探討個體的心理。

更多【心理室專欄」文章:【心理室專欄】一切行為都是來自「訊息」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