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壓性高、技術強 黃柔容擦亮MIT護士招牌

夜半時分,來到雪梨市中心國王十字車站附近的聖文森醫院(St. Vincent Hospital),一位28歲護士剛結束一天工作,臉上露出愉悅笑容,似乎能點亮黑夜死寂。

她是來自台灣的黃柔容。會如此踏實、滿足,因為這是她15歲以來夢寐以求的生活。

從小就有著白衣天使夢的她,曾去過紐西蘭遊學,一直很嚮往紐澳的生活環境,15歲時就渴望到紐西蘭念護校。但擔任會計師的母親認為台灣護校訓練扎實,要她留在台灣。

她接連在輔英、長庚念完五專和二技,但2012年進入某家醫院服務後,工作情況卻不如她所願。

「印象中是(早上)7點上班,下午4點下班,但我永遠都是(夜間)10點、11點才下班,」家住高雄的她,住在外地的醫院宿舍,幾乎每晚只能匆忙休息幾小時,又得開始隔日早班。

工作11個月後她提出辭呈,決定繼續追求年少時的夢想,利用半年時間邊在其他診所打工,邊補習英文,準備赴澳洲攻讀護理碩士。

但她發現,澳洲護理碩士並不開放給沒在澳洲讀過學士的外國學生,在留學顧問建議下,她決定到澳洲重新再念一次大學。幸好她在長庚的學分可抵部分課程,兩年即可畢業。而且澳洲政府為了鼓勵護士技術移民,畢業後就可申請永久居留。

狂和同學練英文 扮演技術指導

「本來的護理知識已經很夠,就差英文,」在澳洲讀大學時,黃柔容逼自己用英文和同學溝通,也展現在台灣累積的嫻熟實力。

例如,肌肉注射,在台灣教完一定會考試,但在澳洲不會,只讓同學相互示範,「有時候覺得實習同事比天兵更恐怖,」她形容。

也因為這份積極、進取,黃柔容在聖文森醫院實習時深受主管肯定,把她拉到一旁,悄悄對她說,「只要你投履歷給我,我一定用你。」

2017年初,黃柔容正式成為聖文森醫院護士,進入急性老人照護病房。雖然不少病患已罹患失智,還得協助長輩如廁,許多澳洲人視為畏途,但醫病比僅1:3,加上上班時數固定每天7.5小時,比起台灣動輒工作超時,已輕鬆不少。

因此,黃柔容比起其他同事多了幾分釋然,不但時常提供技術指導,更成為病房內的開心果。她的護士同事、澳洲人約翰.潔米森(John Jamieson)一度覺得病房工作太操,想拂袖而去。黃柔容知道後,向他描述在台灣的工作情景,讓潔米森瞬間覺得自己太幸福,離職念頭當下煙消雲散。

但黃柔容並不以此自滿。今年1月,她請調到心臟科與心臟加護病房,想多學不同領域的知識。

隨著在澳洲的生活愈來愈穩定,黃柔容花了60萬澳元(約台幣1285萬元)在雪梨郊區買了公寓。

為了想早日把貸款還清,她除了正職,還打兩份工,在眼科當白內障手術護士,也當派遣護士,年收入約8到9萬澳元(約台幣171至193萬元),「趁年輕多看,賺很多錢,」她預計5年內還完房貸,在澳洲繼續工作、生活下去。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