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症難預測 人工智慧及早發現

敗血症是重症疾病中致死率相當高的急性病症,發現時往往已經難以挽回。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天(7號)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簽約合作,將AI人工智慧結合醫療大數據運用在加護病房,第一波合作目標是運用人工智慧,提早發現患者是否已經出現敗血症的徵兆,醫師可及早應變。(戎華儀報導)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指出,全球每10萬人有437人會發生敗血症,在美國有1/3的敗血症患者會休克,死亡率約1/6,以往在醫療現場,敗血症往往總是已經發生了才被發現,現在運用人工智慧解讀患者個人的大數據,可提早發現患者出現的敗血症徵兆。

陳瑞杰:『這個病人他可能已經是(敗血症)了,那因為以前的話,我們的敗血症的定義就是白血球要高、發燒、血壓要掉,這些東西都是後發指標,那這個地方的話可以比原來我們知道的,我們就是推測他的血壓的變化,然後可以早到4小時,這些指標實際上在那時候已經變化了。』

北醫附醫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發展「TED-ICU智能重症照護系統」。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表示,他的媽媽去年才因敗血症過世,希望這套系統能及早挽救患者的性命。陳瑞杰表示,雙方下一波合作目標是針對重度精神疾病,希望能及早預測發作的可能性,及早介入治療。

(圖:戎華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