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動員令》84歲葉勇助 投入粧佛技藝逾一甲子

葉勇助擅長脫胎佛像製作,兩尊立姿呈現些微S型的脫胎菩薩像,是他多年來的得意作品。(林欣儀攝)
葉勇助擅長脫胎佛像製作,兩尊立姿呈現些微S型的脫胎菩薩像,是他多年來的得意作品。(林欣儀攝)

台中南區的「樂山佛具店」雖鄰近熱鬧的忠孝夜市,但與一般佛具店內、外堆置各式佛具用品不同,乾淨、簡單的店面像一般民宅,宛如他的老主人葉勇助,投入粧佛工藝逾一甲子,即便身為台中唯一獲登錄的粧佛工藝保存者,但他仍光芒內斂,默默為傳承手藝盡心力。

捨棄務農 改學手藝

高齡84歲的葉勇助家中原本務農,國小畢業後想到台北學手藝,但父親希望他幫忙農務,幾經爭取才跟著姊夫到繁華台北城。葉勇助說,其實姊夫本意不是讓他「學師」,而是幫忙在國樂樂器店顧店,並協助將送修的南胡、琵琶等樂器轉送到姊夫的工作室修理。

由於樂器行隔壁就是佛具店,葉勇助也因緣際會認識福州派粧佛師傅陳祿官,看到民眾拿舊佛像來修理,開始產生對佛像製作的興趣。他說,舊神像的外殼有時會翹起來,必須拿木板將翹起部分戳起來,之後再用土補平,葉勇助從看別人捏土、修復、雕刻,漸漸地開始動手做,一頭栽進粧佛領域。

「我師傅的生意很好,全省各地很多佛像都是他做的!」16歲開始真正學手藝,葉勇助提到師門仍有一股自豪感,他說,年輕時跟著師傅到佛堂裝置佛像,師傅手藝好,許多人見到他都很歡迎,甚至端出各種「好料」宴請師徒倆,因此,他在當完2年兵後重回佛具店繼續「學師」,直到26歲才到台中自立門戶。

葉勇助學習的技法包括「木雕胎體粧佛」、「泥塑胎體粧佛」及「脫胎粧佛」,他說,學手藝不是簡單事,剛開始要學用硬木板敲泥塑品,是基礎功,但常常會敲到自己的手,敲打力道都要多練習才能找到訣竅。

脫胎造像 程序繁瑣

學完塑形才能開始學畫神像,起手式是學畫眉毛,一開始拿雞蛋練習,得練到兩邊眉毛能畫對稱,不能一高一低、一長一短,一練就要1、2個月以上。

「佛祖的眉毛要像月亮一樣彎彎的,四大金剛這一類武神像的眉毛則要粗」,葉勇助說,佛像的臉部表情要嚴肅、要慈悲,還要畫到能感受到歡喜心,差了一點感覺都不對;佛像手指比例也要正確,像觀世音菩薩的手部寬度約等於額頭寬度、長度則與臉的長度相當。

葉勇助最初落腳在東區慈明寺附近,從泥塑開始做起,他說,泥塑佛像與木雕佛像製作方法大不同,必須用小土塊逐一堆疊,製作時必須槌土,加入棉花後再槌土、捏一捏後再槌,槌到泥巴與棉花均勻融合在一起,並堆疊到一定大小後才開始製作神像;木雕佛像則是由大而小,要先將一整塊木頭慢慢做出輪廓,之後再雕刻衣服紋路、神像臉部等細節。

傳統粧佛技法分為泉州派、福州派,泉州派的神像面貌較不似真人,擅長用漆線堆疊,營造出神像衣服的繡線、皺褶,且通常將神像與座椅分開製作,完成後再組合;葉勇助承襲的福州派粧佛技藝,是以整塊木材雕刻製作。此外,葉勇助還擅長「脫胎造像」,不僅於2015年獲台中市文化資產處登錄為傳統藝術,他本人更於同年獲台中市登錄為粧佛工藝保存者。

葉勇助說,現在的佛像以木刻、玻璃纖維模型為主,製作快速,但脫胎造像則程序繁瑣、耗費工夫。首先要泥塑出佛像造型並刻出粗胚,再以糯米糊與生漆混合後塗在紗布上,接著將裹著糯米糊及生漆的紗布一層層貼在泥塑造型外面,每貼上一層貼布就要停留一段時間才能進入下一個步驟,前後大約要貼4至9層,風乾後還得將裡面的泥土敲出來。

葉勇助笑說,剛開始做脫胎佛像時,那個時代沒有塑膠手套,加上生漆會「咬人」,每每讓他癢到徹夜難眠,只能尋求醫師協助,但擦完藥再碰生漆,依舊出現過敏症狀,後來他用硫磺粉泡米酒,擦在皮膚上竟然就不會癢了,但乾了之後皮膚上就黏有一層硫磺粉。

製程溫度 看天吃飯

脫胎製程中還有許多冤枉工,像是塑好的泥像,在貼完布後得敲掉,一尊一般人高的脫胎大約得做3、4個月至半年,加上生漆在太冷或太熱的環境中不易乾,最適合的溫度約24至28度間,可說是看老天吃飯,因此造價高於玻璃纖維數倍。葉勇助說,有時1年都等不到1張訂單,但堅持不願放棄這個技術,只因為「賺不賺錢不重要,但這項技藝不能失傳」。

製作脫胎佛像期間,葉勇助也遇到許多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他說,塑形時最怕買家來看,因脫胎與木雕、泥塑很大的差異點在於比例,愈要顯小的地方、脫胎泥塑時要捏得愈小,像是鼻子要做小一點、眼睛的部位則在泥塑時要做得大一點,脫胎後的樣子才好看。

粉線上色 融入創意

葉勇助回想,曾經有客人來店裡,看到泥塑像時覺得很不可思議,擔心佛像眼睛太大、鼻子太小,做出來的佛像長相會很奇怪,幾經解釋卻都解釋不通,只能硬著頭皮、依照客人的要求做修改,等客人離開後再改回來。

年輕時開始學習手藝,靠著傳承走向創意之路,葉勇助從未學過畫畫,卻能將關公的衣服繪製得相當細緻。他說,泉州派採用「漆線」技法,自己做的是「粉線」,就是加入石灰粉等東西攪拌後,一遍又一遍地在佛像上色,以自己收藏的文官工來說,透過粉線方式呈現出戰甲的紋路、袖子上龍形意象,呈現出細膩工法與自身創意。

雖沒有刻意學繪圖,但葉勇助的創意源源不絕,更展現在各個細節處,他笑說,靈感很重要!做神像要有靈感,靈感來的時候就會順利。當初在製作「五子戲佛」雕像時,雕刻到最後一個孩子時就沒了靈感,正當他苦思不出要做成什麼型態,突然看到孫子洗完澡、拿著大浴巾披著到處跑,當下靈感就來了,接著做出了披著布袋的小孩,當天做到半夜3、4點都不覺得累。

製作人像 栩栩如生

不只做佛像,葉勇助也嘗試製作人像,他說,製作人像的難度比佛像高多了,曾經有佛寺要求協助製作人像,都是轉給別人做,但有時得將人像作品搬來搬去,相當耗費工夫,後來決定自己嘗試做,拿土來捏塑,果然大家都說「真的好像」,就此信心大增,但製作人像首重神韻,必須全神貫注,更加耗費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