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導】直擊天母SOGO旁「最貴菜園」 40坪小田滿足都市人的農耕夢

象徵時尚流行的百貨公司,與種植當季蔬菜的農園,多數人會覺得那是兩個世界毫不相干,位於台北市士林區的德行里卻打破時尚都會與純樸農耕的藩籬,讓「百貨公司旁種菜」絕非天方夜譚,證明都市水泥叢林也能種田。

位於士林北投交通要塞的SOGO天母百貨進駐後,成形的精品商圈加上鄰近捷運芝山站交通便利,根據實價登錄,10年內的成屋行情約每坪百萬元左右,很多人難以想像在這寸土寸金的區域,就在SOGO百貨正後方竟然有一塊公園綠地開闢40坪的園圃種菜,而且園圃中種的不是一般公園中常見的觀賞用植物,都是當季時令蔬菜,如大陸妹、韭菜、蘿蔔、蔥、芹菜、茴香等等。

圖片
圖片

德行繽紛農場就緊靠天母SOGO百貨後方。洪敏隆攝

「很多人打趣說『德行繽紛農園』應該是全台灣最貴的菜園!」農園推手、德行里里長張僡美回憶,2014年食安風暴襲捲全台,地溝油等事件造成人心惶惶,2015年士林電機士林廠舊址回饋闢建為德行公園捐贈北市府,剛就任里長的她為推廣「自耕自食」,剛好北市府也有意推「田園城市」,因此推動公園內闢設菜園做為可食地景。

不只是開放式農園 也是藝廊

有了場地,還得先知道可以種什麼,還有最重要的人力在哪裡?因為種菜真的很辛苦,那時張僡美是新任里長,在地人脈不廣,她藉由開辦「如何在自家陽台種菜」、「如何抓蟲施肥」等課程先吸引里民的興趣,15位參加課程的里民最後有不到10人願意留下當繽紛農場志工,「直到我們把盆器放進土裡,大家開始相信我們是玩真的」。

起初,繽紛農園是在原有景觀設計造型的碎石鋪面上,擺設黑色組合通氣種植箱種植作物,後來改造用空心磚,直接挖地種農作物,且與其他都會中所設立的農場,習慣架起圍籬避免被擅闖破壞不同的是,繽紛農園採開放空間,歡迎所有人接觸。

圖片
圖片

常見大人帶著孩子穿梭於德行繽紛農園。洪敏隆攝

圖片
圖中天母SOGO旁綠地即為「德行繽紛農園」,附近有捷運芝山站,交通便利。翻攝Google Maps

張僡美去年(2022)還將台北燈節展期結束,差點被丟棄的白鶴燈具裝飾拿回菜園,讓這個都市農園也像是個藝廊,還獲得台北市政府頒發111年度田園城市建置成果競賽特優獎及特色地景獎。

不只證明農園耕作跟旁邊百貨公司的都會時尚沒有違和感,農園也不是只屬於志工的專屬空間,時至今日,不論是遛狗的人、晨運的人、逛百貨公司的人、或是鄰近商辦的上班族,只要經過農園,都不免為之驚豔,想不到這樣的都會公園,竟然可以有這麼綠意盎然的小菜園。

圖片
圖片

里長將燈節原本要報廢的白鶴燈具,放置在繽紛農園,增添藝術感跟田園風。洪敏隆攝

警察、調查員、護理師都捲起袖子當農夫

目前繽紛農園的30位志工,並非都是里民,例如一名榮總護理師因為通勤在芝山站轉車時,總是會特別繞過來農場看一下才肯離去,因為對她來說很舒壓,後來就加入志工行列,甚至連調查員、警員也都在下班或休假時捲起袖子當起農夫。

圖片
圖片

參與繽紛農園耕作的志工越來越多,不僅排班輪流澆水,假日還會一起勞動工作。德行里辦公室提供

張僡美說,繽紛農園建立一套制度,由志工推選園長、副園長,每位志工每週要輪值兩天澆水,每週六則是固定勞動聚會整理農園,並且分享種植心得。每一季還會舉辦「一家一菜」,每位以自己的種植的農作物準備3到5人份的菜餚,讓志工們品嘗每個人不同的手藝。

圖片
不只種菜,繽紛農園志工還會定時聚會,用自己種的菜做成美味料理分享。德行里辦公室提供

「這裡不只是可食的地景,也是一個身心都能很健康的場域;這裡不是傳統的公園,而是里的特色跟重心,洋溢著生氣蓬勃的氣息。」張僡美說,即使不是農園志工,也會幫忙共同守護,例如在公園晨運的民眾看到農園有小偷時,都會上前嚇阻:「人家種菜這麼辛苦,你怎麼好意思偷摘!」

讓小偷體驗農作辛苦 因懲罰產生興趣變志工

農園最困擾問題之一就是遇到小偷,但是抓到人後會讓對方選擇兩條路,一是送交由警察處理,二是做3次志工,大部分都是選擇後者,張僡美說:「這樣是讓他們知道大家種植農作的辛苦,不勞而獲是不對的。」甚至有的受懲罰者因為參與勞動後對農作產生興趣,現在也加入志工行列。

圖片
圖片

德行里長張僡美推動繽紛農園,成為當地活動重心及特色。洪敏隆攝

在繽紛農園創立初期就加入的黃淑芳說,一方面離家近,二方面又想學種菜,加入後每個禮拜二、四負責澆水,禮拜六鋤草勞動,心情非常愉快,農曆年前在中國工作的老公回到台灣,幾乎都定時陪著她一起到農園工作,就連在法國回來度假的女兒,也會好奇說要看「媽咪種了什麼」。她還經常把自己種的菜分送給親朋好友,「這就是分享的喜悅。」

繽紛農園每一季會發起一次捐菜行動,視農園收成的產量,捐贈至喜憨兒照護機構,或德行里的弱勢獨老和需要有機蔬菜的癌友,一年可以捐到70到80公斤。這幾年疫情關係,農園志工們甚至主動提議將收成分享給辛苦的前線醫護人員,於是捐了30公斤的菜給陽明醫院,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敬意。

圖片
圖片

繽紛農園種的菜不只捐贈弱勢團體,疫情期間還送至醫院慰勞醫護人員。德行里辦公室提供

張僡美說:「農園凝聚共同理念向前走,就像當初命名『繽紛』,不只是菜有五顏六色,透過種植也讓自己也讓別人生活更加充實繽紛。」

都市農耕是社會創新 建立新的社會關係

台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張聖琳教授指出,都市農耕是一種社會創新,改變了城市不進行農耕生產的過往定義,都農可以在日漸都市化的地球上創造一種新的社會關係。

不只是德行繽紛農園,台北市中正區永昌里詔安街260巷的「歡喜菜園」,原本是菸酒公賣局的廢棄宿舍,成為治安死角,還有環境髒亂問題,里長陳玟如申請將老舊建築打造為都市田園,登記里民可以分配到一畦菜圃,配合季節種植各式蔬果,包括地瓜葉、茼蒿、木瓜和百香果等,不只改善里區環境,也提供里民休閒空間,收成後還會分配給老人共餐計畫與里中的弱勢家庭。

圖片
圖片

德行繽紛農場採開放式的空間,所有農作擺設經過設計,成為民眾喜歡駐足停留的休閒空間。洪敏隆攝

不過,都市農場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土地利用,因為都會區寸土寸金,導致很多以農場賦予新生命的活化土地,最後因為要蓋新建物,無法永續經營,嘎然而止。

抽籤比中樂透還開心 幸福農場無奈改建社會住宅

例如最早掀起都會農場熱潮,還吸引很多國外人士參訪取經的台北市松山區復建里「幸福農場」,在光復南路32巷16弄的500坪用地,因內政部看上這塊方正素地,交由住都中心執行這塊國防部的眷村用地,2021年將農場清除,目前正在趕工興建13樓高、175戶的社會住宅。

復建里長林坤信說,2012年開始的幸福農場,當初目的是希望透過菜園,希望居民們能在里內多停留並增加彼此互動,起先規劃48塊農地開放認領,由於里民參與熱絡,不只增設到168塊農地仍供不應求,還得每年抽籤決定名額,「那時候對里民來說,抽中農場名額比中樂透還開心!」

圖片
圖片

營運8年的松山區復建里的幸福農場,在1年多前被迫拆除。台北市政府提供

因為有幸福農場,社區所開辦的教學課程,學習蔬果知識、種植技巧等等,還有一塊菜園提供社區內的幼稚園小朋友認養,從挖土、播種、照料、收成,都由小朋友一手包辦,讓孩童能直接親近自然,也認識平時所吃的蔬果。里辦公室也爭取經費,設置環狀步道、花園、水果園區等等,使居民在種菜之餘,還能在此運動、聊天、學習等等。

林坤信說,2012年開始的幸福農場,因為有獨特的城市景觀,不僅國內各地團體會到此參訪,甚至國外學者也來幸福農場觀摩、交流。里民非常珍惜幸福農場,希望可以長久保留,將幸福傳遞給社區內的每一個人,但是經營8年後因為要蓋社宅,儘管里民曾經爭取也抗爭過,但「於情,於理,於法」還是得接受歸還作為興建社宅使用。

林坤信說,唯一欣慰的是,內政部有承諾降低建蔽率,提供里民做為綠地使用空間,不過未來無法再複製「幸福農場」模式。

台北四分之一里內沒有綠地 專家籲優先盤點

都市農耕網社群參與者劉哲瑋指出,都市裡面的土地使用分區,沒有社區農園類別,很多社區農園具體案例都是在開發前,因為政府短期沒有開發想像先釋出,導致像是「幸福農場」那樣只是暫時、過渡期。都市裡不同人有不同需求,有人可能認為在都市有農園是很好的事,但也有人認為這麼精華地段,在房價居高不下的情況,蓋社會住宅可以解決部分問題。

圖片
圖片

幸福農場現址,現在正加緊趕工改建為社會住宅。洪敏隆攝

劉哲瑋說,問題在於以台北市為例,456個里之中就有多達105個里,將近四分之一是沒有公園綠地,復建里也是其中之一,應該檢核這些里內的公有空地,應該優先做住宅分區變更為公園綠地,他自己檢核北市的這105個里之中,有29里尚有公有空地,可撥用為公園綠地,政府應積極透過都市計畫及土地使用分區定期檢討,確保每個里的綠地存在。

都市農耕政策是台灣很多地方政府都在推行的政策,劉哲瑋認為,相較國外其他城市來說,這種都市農耕的公共空間營造速率更快,每個民間營造農場都是重要的公共社會投資,若要達到長遠永續發展,政府更應該相對制度上看到需求要主動調整,都市農耕行為才得以延續下去。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