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朗讀 挑戰東南亞詩歌

為愛朗讀 挑戰東南亞詩歌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有一日咱若老,找無人甲咱有孝…」世新大學23日舉辦「世界書香日」為愛朗讀活動,《四方報》8人以10種非母語語言朗讀東南亞詩歌。嫁來台灣12年的越南新住民阮舒婷以閩南語唸出膾炙人口的台語歌《家後》,感性詮釋嫁來台灣的心聲。 今年是世新大學第4年舉行「世界書香日」連續12小時為愛朗讀馬拉松。44個團體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不間斷朗讀作品。此次參與者年紀最小的是天生國小一年級李心恩,她穿著白色可愛洋裝,上台大聲朗讀幾米繪本《我不是完美小孩》,獻給她的爸爸媽媽。其他參與團體還包括萬興國小、景美國小、中山小學、龜山國小、崇光女中等校,報名相當踴躍。 今年朗讀馬拉松由已經連續3年參加此活動的《四方報》起跑。《四方報》以甫出版的《離》一書為主題,朗讀與跨國婚姻有關的詩歌作品。 《四方報》總編輯張正指出,過去參與者皆以母語朗讀作品,今年特地改變做法,讓台灣同仁以越南語、泰語、馬來語、菲律賓語、韓語、印尼語、柬埔寨語、蒙古語朗讀詩歌。他說:「台灣人應該學學其他語言,不要老是叫他們學中文。」相較東南亞移民來台灣要學國語、台語和客語,台灣人可以只挑一種東南亞語言來學就好。 其中,蔡秉諭一人就唸了韓文散文《傾聽新移民的心聲,在韓國的越南籍配偶》、柬埔寨語詩作《愛情是什麼》以及蒙古語詩作《我的故鄉》。蔡秉諭透過自學和上課,平時能流利使用日、英、韓、泰、越語。他說,學語言是了解外國文化最快的途徑,他之前到泰國、寮國、越南旅行時,當地人都很驚訝他能使用當地語言,因此交了不少當地朋友,也比只能以英文交談的外國遊客了解更多當地情形。 阮舒婷則說,平常公公和身邊朋友都會教她台語,一開始學覺得台語比國語難學,但幸好有些越南語的發音和台語很類似,現在已經能以台語和公公流利對談。這次朗讀活動選擇《家後》則是因為「這首歌很符合我的心情,以後和老公老了之後也會像這首歌的內容一樣陪在他身邊。」她希望能藉由這次活動,引起更多人關心其他國家的人。 ▲世新大學23日舉辦「世界書香日」為愛朗讀活動,《四方報》8人以10種非母語語言朗讀東南亞詩歌。 (圖文/楊萬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