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代 台灣傳播學者拆解COVID-19假訊息

記者 劉芮菁/報導

國防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孫懋嘉團隊分析COVID-19疫情假訊息,其研究指出,疫情初期「病毒」多半和「武漢」、「中國」兩個字彙連結,但後期開始和「美國」、「義大利」等字彙共同出現,顯示不實訊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毒政治」的輿論操弄。


國防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孫懋嘉/劉芮菁攝影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10月16日舉行「新冠病毒的『傳播』,與瘟疫競速搏擊」研討會,其中,在「疫情中的假資訊與假消息」場次,有三篇研究報告,以查核組織在COVID-19疫情期間發布的查核報告為研究素材,研究指出,疫情的不實訊息多會冠名專家、機構來塑造權威性,傳言的特徵是,貼近生活、易被理解,且容易被民眾在生活實踐。此外,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孫維三則針對美國總統大選,進行社會系統分析。

不實訊息的語言特徵 顯示「病毒政治」的輿論操弄

國防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孫懋嘉、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教授郭文平與國防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生謝儀臻研究團隊,發布研究報告為〈真真假假分不清楚?新冠肺炎不實訊息特徵之實證研究〉。此研究以《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及《MyGoPen》的查核報告為素材,分析疫情不實訊息的語言特徵與內容態樣。

研究初步發現,COVID-19不實訊息聚焦於「病毒」的特徵與傳播方式,前期多半和「武漢」、「中國」兩個字彙連結,但後期開始和「美國」、「義大利」等字彙共同出現,顯示不實訊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毒政治」的輿論操弄。

研究團隊也指出,疫情不實訊息如果與民眾切身相關、較易理解,或來源和論述方式不具有權威性時,造假技術較簡單。但如果不實訊息的來源或論述方式具有權威性時,則會有較多造假技術相對複雜的內容。

此外,此研究發現許多疫情不實訊息的偏方都有「喝」這個動詞。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在評論時指出,其他國家也有以「喝」作為動詞的偏方,例如伊朗有人誤喝酒精致死的案例,這可能反映出不同的社會文化脈絡。

疫情初期社會惶恐 較多醫學假知識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兼教授許瓊文/政大傳播學院提供(攝影:楊健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兼教授許瓊文發布〈誰的假新聞?初探COVID-19假新聞製作來源的動機與內容特徵〉研究。她以災難傳播的研究經驗,分析《台灣事實查核中心》158則疫情查核報告,探討疫情不實訊息散布與時事的關係。

她的研究發現,在台灣有第一例個案到第一起死亡案例的時間內,會有比較多醫學知識的傳言在轉傳,這些訊息具有煽動性,容易使民眾恐慌進而轉傳、分享。

許瓊文推測,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社會氛圍較惶恐、對此新疾病不了解所致。到了五月以後,台灣社會對新冠病毒有較多認識,且台灣疫情相對穩定,不實訊息的數量也逐漸減少。

許瓊文指出,從查核報告來看,COVID-19不實訊息大多是以文字搭配圖片、影片,傳遞容易理解,容易在生活中實踐的內容。這些不實訊息大多是真假參雜,讓人很難分辨真偽,例如借用真實的權威專家來冠名。

不實訊息借專家和權威研究「偽代言」

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生何琇琪,以及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林怡潔、施琮仁,發表研究〈不實訊息的來源、種類與主張–—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新冠肺炎查核專區內容分析〉,研究團隊分析疫情不實訊息在主題、形式、內容上有哪些特質

此研究發現,疫情的不實訊息以文字、搭配圖片的形式居多,經常出現沒有標題、短篇幅、時間地點不明的內容,並使用專家團體、研究報告,來增加傳言的可信度。

該研究報告也指出,許多與國際相關的不實訊息,時常搭配移花接木的影像,使閱聽眾因為不熟悉國外場景,較難分辨真偽。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評論時肯定,這些研究對學術與事實查核的實務工作很有幫助,也代表事實查核與學術領域可以產生更緊密的互動,期待未來能對國際研究有進一步的比較,並對假訊息的傳播路徑與影響有更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