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沒有武統、沒有窮台、只有惠台

《十四五規畫綱要》為大陸未來5年施政確立基本藍圖,其中對台政策部分共600多字,與5年前「十三五」篇幅基本相近,但在原則表達、政策表列與具體措詞上,既有「不變」的部分,也有「變」的部分。解讀和預判今後5年大陸對台政策的大方向,基本可從這600多字中找到。

武統窮台不在優先考慮範圍內

大陸以黨領政的政治體制,五年規畫的制定必須經過周密、反覆的推敲論證,不會脫離實際或牽強附會,規畫一旦敲定,政府就會嚴格執行,力求達到目標,對台政策也不例外。近期,因台海軍事緊張態勢未有緩解,再加上「鳳梨事件」引發的爭議,諸如「6年內武統」、「窮台開啟」等論調再度浮上檯面,但如果仔細閱讀《十四五規畫》就會很容易認識到,這些猜測完全不在北京既定對台政策之中。

《十四五規畫》充分體現了北京對台的一致性。和平統一、和平發展、九二共識、兩岸交流等基本原則、基本立場、基本方法都得以延續。單以標題為例,「十三五」是「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而「十四五」是「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坦白講兩者並沒有什麼區別。但去年中共五中全會至今,總有一些人硬要說北京提「祖國統一」拿掉「和平」二字,就意味著武統進程開啟。對這種完全脫離事實的臆斷,本應一笑置之,如今卻以訛傳訛、煞有介事,兩岸都應當反思何以至此。

大陸拒絕與民進黨政府展開任何形式的官方、半官方對話,是因為大陸堅持一中原則、九二共識絕不妥協,這的確使一些台灣人認定,大陸放棄協商手段,而改以武力威懾與「窮台消耗戰」方式處理兩岸政治分歧問題。但從北京的角度看,以目前兩岸聯繫程度以及台灣對大陸的依賴,大陸仍有很多辦法影響台灣、推動兩岸朝統一目標靠近。從「十三五」的「促進融合發展」到「十四五」的「深化融合發展」,說明北京已經選擇了以融合方式促進統一的路徑,這也意味著武統、窮台不在優先考慮範圍內。

融合發展是和平發展的延伸,有大陸學者將其解讀為從和平發展到和平統一的過渡階段。儘管這種說法存在唯結果論、政治掛帥的問題,但從客觀理性的角度看,也確實只有融合發展,兩岸才能以和平、穩定、共榮的方式解決政治分歧。融合會讓兩岸欣賞、借鑑彼此制度與文化的長處,在優勢互補中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這也是華人社會探索現代化治理模式的彼岸。

惠台善意要和台灣人說清楚

從融合發展的角度思考,惠台就是惠陸、惠民、惠兩岸、惠中華民族,這幾點完全可以做到互不衝突、相互促進。近些年對於大陸惠台政策,一邊是以大陸武統鷹派與台灣少數統派提出的「富台有罪、窮台有理」的激進觀點,另一邊是民進黨動輒將惠台扭曲為「害台利中」的偏頗思維,再加上任何政策都不會百分之百成功,難免出現疏漏或問題,導致「反惠台」似乎變成迎合統獨民粹的政治正確。

事實上,這些政治話術並未動搖北京以惠台善意爭取台灣民心的意志。《十四五規畫》明確提到「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並繼續表達兩岸經貿、金融、文教交流合作的主張,象徵著北京高層排除了各種輿論噪音,堅定不移向台灣民眾釋放善意。不過,「十三五」提到「加強兩岸宏觀政策交流」、「鼓勵兩岸聯合開展科技研發合作」等有賴於兩岸制度性協商的政策表述,在「十四五」幾乎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大陸為「主場」的單向融合政策,這也反映出北京對兩岸官方機制的中斷,已有所預判和因應。

台灣需要理解和珍惜大陸惠台的善意初衷,這是兩岸重建互信、恢復交往的前提,否則愈陷愈深的敵意螺旋,只會加速把台灣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北京也需體認,面向在陸台商台胞的單向融合與惠台善意,終究難以走進台澎金馬2300萬民眾的內心,應思考如何打破藍綠統獨的分界線,自信地與台灣社會溝通,和民眾說清楚大陸制度、政策、效能的優勢與惠台的用心,爭取台灣人民認同,讓兩岸心靈契合就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