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南部旱情警報大響 前瞻水環境跳票!

近期在缺蛋、缺藥之後,南部地區缺水問題也日益嚴重,不但嘉南灌區一期稻作停耕,台南、高雄、嘉義也相繼採取減壓或減量供水措施。蔡政府執政以來,大筆舉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中包括大約一千八百億元的水環境建設,但是從前年大旱、到今年又是水情警報大響,顯然台灣供水還是沒有擺脫「看天吃飯」的制約,也證明前瞻水環境又是蔡政府的一個跳票政策!

經濟部水利署「台灣水庫即時水情」顯示,到七日下午五點為止,曾文水庫蓄水量僅剩百分之十七點八,預測剩餘天數恐不到二十天;南化水庫、阿公店水庫蓄水量也都已低於百分之五十。另外,根據氣象專家吳德榮估計,今年三、四月的春雨可能不多,即使春雨雨量在正常範圍之內,南部恐怕還是難以脫離缺水狀態。換句話說,今年五月初之前,南部旱象還須苦撐待變。

儘管降雨偏少還是今年旱象的成因之一,但是,缺水問題在台灣並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的現象,而是長期以來都會遭遇的問題;而且問題根源在於台灣地形留不住水,全年雨量就有六成流入大海,再加上地表吸收、太陽蒸發等因素,台灣僅能留下兩成左右的降雨量。尤有甚者,在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之下,許多專家都推測台灣旱象會變得更為頻繁,甚至從過去的十幾年一旱,變成兩年、三年一旱,其嚴重性確實更應嚴肅面對。

從缺水問題恐將越來越嚴重的角度來看,蔡政府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當中提出水環境計畫,的確有其必要性;而在水環境計畫的三大推動主軸中,「水與發展:穩定供水」居其首位,強調「透過新思維、新技術、新環境及新產業等策略,大幅降低淹、缺水的風險」,也的確是對症下藥。問題在於,蔡政府執政至今將近七年,前前後後已經砸下將近一千八百億元,為什麼南部缺水警報還是越拉越響?

事實上,目前南部缺水不僅反映在台南、高雄民生用水,更可看到蔡政府缺乏通盤性的水計畫。舉例來說,根據《水利法》第十八條規定,用水標的順序依次為家用及公共給水、農業用水、水力用水、工業用水、水運、其他用途;但是,這波南部用水抓襟見肘,蔡政府卻於去年底率先宣布嘉南灌區一期稻作休耕,這固然有違反《水利法》之嫌,更暴露蔡政府將農田水利會收歸國有時高喊「擴大服務嘉惠農民」、「要讓農民有水可用」只是唬弄農民的話,甚至吃定沉默農民的聲量不如工業用戶!

再從「開源節流」來看,蔡政府花了大錢推動穩定供水,但根據台灣自來水公司的資料顯示,二○二○年「逾使用年限管長」為三萬一千兩百八十三公里,漏水率百分之十三點九○;二○二一年「逾使用年限管長」三萬一千六百八十五公里,漏水率仍達百分之十三點五九。根據推算,如此的漏水情形每年大約漏掉全台灣六十多天的民生用水。如此的「前瞻基礎建設」,連基本的防漏、節流都進展牛步,到底是「前瞻」到哪裡去了?大把銀子真的「打水漂」了嗎?

如果說缺水是「現在進行式」,就必須擔心「缺電」恐成「未來進行式」。按照表訂計畫,下星期核二二號機除役,今夏缺電問題成為隱憂,而經濟部期待水力發電可以彌補核二二號機。一旦旱情延續下去,台灣會不會既缺水又缺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