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台灣獨立音樂方興未艾 自我認同是關鍵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29日專電)馬來西亞2023城市巨響音樂節今天開幕。音樂策展人黃俊豪指出,東南亞地區的自我認同意識不斷增加,具體表現於音樂創作,不再只是全盤複製歐美與日韓,而是善用流行語彙並結合自身母語文化,這也是台灣獨立音樂創作方興未艾的關鍵。

2023城市巨響音樂節(City ROARS! Festival 2023)從29日起於吉隆坡演出兩天,台灣獨立樂團「百合花」受邀參與演出。

來自台灣的黃俊豪下午參與城市巨響音樂節的音樂座談會後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東南亞地區對台灣音樂的普遍印象多半停留在昔日校園歌曲或流行音樂的黃金年代。當年也的確是台灣經濟崛起年代,台灣向東南亞國家的華人輸出影劇和音樂。但如今的台灣音樂市場已然百花齊放,注入新的在地元素。

他指出,台灣近年來獨立音樂崛起,也越來越受到東南亞的樂迷注意,特別是年輕一輩的東南亞國家朋友從昔日台灣流行音樂的黃金年代直接跳到「獨立樂團」世代,忽略其中的「真空狀態」而不留戀或緬懷過去。

黃俊豪分析,台灣獨立音樂崛起代表的是「現在的台灣,要如何說好台灣的故事」,東南亞年輕一代已注意到台灣的獨立音樂,也是重新把台灣介紹世界的新契機。

他告訴中央社說:「台灣還是很有機會的,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台灣,大家都覺得台灣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講好台灣的音樂與文化的故事,所有人都會認同你,我覺得現在是很好的契機。」

黃俊豪以對獨立音樂觀察為例,說明東南亞國家近年來自我認同不斷強化,台灣亦復如此,特別是「願意使用自己的母語,拿回自己的傳統文化,唱出自己的歌曲」,這就是代表著自我認同的過程,「認同我的國家很棒,我的文化很棒,你才會做這件事」。

他指出,韓國流行音樂K-POP風靡全球,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也在複製K-POP。但目前這個趨勢已開始轉變,許多藝人是在自我認同過程中嘗試放入自己的文化底蘊,不再只有模仿。

黃俊豪接受專訪說:「善用既有的流行形式融入傳統內涵與母語,唱出屬於自己的歌,諸如使用當地古調入樂、改良傳統服飾變成『打歌服』,抑或將當地的語言結合英語與流行語,這些案例越來越多,也越做越好,值得多關注。」

台灣獨立音樂有許多新生代樂團如百合花、A_Root同根生、裝咖人等,也正搭上這波趨勢,一同推動著這波亞洲崛起之聲,並逐漸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

黃俊豪是中生代的音樂策展人,多次帶台灣年輕樂團走向國際舞台。他於去年以廣播節目เพลง THAI MUSIC SHOP獲第57屆廣播金鐘獎「流行音樂節目獎」、「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編輯:馮昭)11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