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門檻低 選民真的贏了嗎

民選政治人物罷免門檻降低,罷免潮遍地開花,但對社會安定及地方建設進展,卻造成深深的隱憂。(本報資料照片)
民選政治人物罷免門檻降低,罷免潮遍地開花,但對社會安定及地方建設進展,卻造成深深的隱憂。(本報資料照片)

往年要罷免民選政治人物,需達「雙二一制」,罷免案投票人數需達原選區選舉人總人數2分之1以上、同意罷免票要超過有效票數2分之1以上;但立院2016年將門檻下修,凡同意票高於反對票,且達原選區選舉人總人數25%以上,即通過罷免,隨之來襲的「罷免潮」,看似爽度十足,但對社會安定及地方建設進展所造成的隱憂,選民是否真的「贏了」?

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免,創下台灣政治史上首位地方首長被罷,支持罷免人士無不歡欣鼓舞,宣傳「台灣民主又邁進一大步」,高雄彷彿被「光復、解放」,爽度100分,但換了市長後,先不論高雄有沒有立刻改頭換面、全方位大躍進,光是高雄的曝光度與施政能見度,早就大打折扣。

隨後,報復性罷免潮蜂擁而至,「你報復我、我就報復你」,情緒使然下,各地罷免案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在政治的角力下,動員發起連署,甚至經常出現「非該選區的民眾」或針對特定政黨的反對人士,大張旗鼓宣揚,全民瘋選舉,看起來十分熱鬧。

舉凡北宜花,半年來就多達5案,其中花蓮就擠在2個月內占3案,全台從縣市到村里,從市長到鄉民代表,的確人人自危,但撕裂後的情感與風氣,真的對安定度及地方建設發展,有良性又大幅的助益嗎?選罷的狂熱風氣蔓延,除徒增社會成本負擔,小至鄰里間的情感,都出現激烈衝突,如此下去,恐非社稷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