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何與中國打交道?佛里曼:好好談,但手裡要有關稅與航空母艦!

編按:隨著塔利班重返執政,關於阿富汗的大國角力也牽動中美之間的新一波競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近日撰文、提出他對中美發展的憂心:難道美國結束反恐之後,又要開始反中戰爭?

阿富汗的倉皇撤軍,可以看出美國政府無意繼續全球性的反恐戰爭。然而,接下來就要瞄準中國了嗎?這是許多美國政治觀察家近期關注與擔憂的外交課題。

美國從「反恐」轉向「反中」?

例如,美國史丹佛大學福里曼.斯波利國際問題中心研究員奧利安納.曼斯托(Oriana Skylar Mastro)近期就發文認為,從拜登撤軍阿富汗時的種種跡象證實,美國撤軍的部分原因確實和未來美國政府積極加強實力,以便因應中國有關。

只是「反恐轉向反中」的新戰略,對全球真的好嗎?曾著《世界是平的》《世界又熱、又平、又擠》等書的知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最新的專欄文章〈從反恐戰爭轉向反中戰爭?〉,便如此提出他對中美近期衝突加劇的憂心。

他指出,中國政府近年愈來愈霸道的領導風格,像是扼殺香港民主與新疆人權等,以及對美國科技業無所不在的滲透與抄襲,在在令美國政府與民間深感頭痛。

佛里曼:對中國打交道要手握關稅

然而,在此之前,中美之間在1979至2019年間,可是有長達40年的深度合作關係,這兩個大國的和睦相處,確實曾有助於世界經濟更加繁榮,也讓全球享有相當程度的和平。

現在,倘若兩個大國要從合作走向激烈對抗,對全球的負面衝擊絕對巨大。可別忘了,在歷史上,世界大戰往往都是肇因於大國間的衝突。他進一步強調說,現在仍有許多議題,是需要中美與許多大國攜手合作,例如對抗氣候變遷、網路監管等。若中美鬧翻,全球應對這些急迫議題的能力會明顯下降。

除此之外,美國一味反中,最後只會讓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更容易挾著中國民族主義、愛國精神來反美,根本無法引導中國改革派去修正種種不適當的政策作為。

佛里曼建議,美國和中國目前最好的打交道方式是:「語氣溫和,但手裡一定要握有大筆關稅(與一艘航空母艦)」(When dealing with China, speak softly but always carry a big tariff (and an aircraft carrier).)。意即,鞭子與蘿蔔齊下,外交語言可以柔和、軍事與經濟力量制衡不可少。

左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為美國總統拜登。Flickr by U.S. Department of State
左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為美國總統拜登。Flickr by U.S. Department of State

左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為美國總統拜登。Flickr by U.S. Department of State

美國鷹派勢力高漲,台灣又成了旗子?

然而,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手段的美國鷹派勢力並不少。

另一位美國保守派政治專家羅斯.當納(Ross Douthat)觀察,不少美國政治界人士都已認定中國將是後911時代最大敵人,而且較建議直接對抗。

這群人不只有川普派人士,現在拜登政府內,鷹派的聲音也變多,不免令人憂心。而夾在中美之間的台灣,此時又成了棋子。難道,美國真的會為了和中國對立,不惜在台海一戰?還是到了關鍵時刻,又像背棄阿富汗一樣逃離?

阿富汗劇情會發生在台美之間?

美國史丹佛大學福里曼.斯波利國際問題中心研究員曼斯托(Oriana Skylar Mastro)認為,近年來,台灣確實對美國更加重要,主要是台灣有繁榮的經濟,以及全球都仰賴的半導體產業,和阿富汗情況相當不同。

另外,中國相當依賴外來能源與石油,美國要切斷這類的供應,造成經濟上的打擊也相對容易。

曼斯托也觀察,從上週拜登與習近平通話的舉動顯示,美國和中國目前仍有共識,要讓彼此的競爭不至於走向嚴重衝突。

綜合這些專家所言,反恐之後,美國政府若走向「反中」一途,還是得採取謹慎作為,從外交、經濟兩方面進行制衡。

現階段看來,台灣在中美衝突間扮演的角色,確實更加關鍵。但台灣政府與民間也不需要過分天真,認定所有問題都可讓美方一肩扛起,未來在大國衝突間仍須謹慎為上。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