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產業起伏像洗三溫暖 女力推廣再擘新局

百年來,台灣茶與台灣經濟發展密不可分,「茶金」、「茶土」,見證著這塊土地的蛻變,而台灣茶中的高山茶,更是享譽國際。但隨著氣候變遷,國內外消費市場低迷,高山茶市場競爭力不敵中低海拔茶產區。高山茶農連結友善土地與茶文化,透過女力創造美感經驗,化台灣高山茶的危機為轉機。

陡坡上、茶樹間,平均年齡60歲的採茶農婦,走起來臉不紅氣不喘。

採茶工人 翁玉娥:「細工就是要採得很細,不能摘太長,用手沒有戴(採茶)刀片 手會痛。」

曾經,阿里山的茶,和「茶金」劃上等號,人們捧著錢來搶貨。

採茶工人 翁玉娥:「(人家說茶金茶金),生產價都沒有漲價,還是要摘 要做,不然要做什麼 沒錢賺。」

茶金、茶土,價貴、價跌,從上一個世紀至今,在台灣的茶產地輪迴著。

抱著「身土不二」的信念,友善土地才有好茶喝,茶農的堅持,不敵氣候變遷、大環境不景氣。

阿里山鄉瑞峰村茶農 鄭順嘉:「會保護我們自己的土地,因為土地是沒有辦法再重來的,有機的 還有一些對我們土壤,比較不會酸化的肥料。」

高海拔的茶葉單價高,1年最多4穫,中低海拔的茶葉1年最高可以收成6次,主攻茶飲市場,市場占有率呈現M型差異。

阿里山鄉瑞峰村茶農 鄭順嘉:「氣候已經愈來愈熱了,你冬茶的時候 你採沒有,你施肥也要施這麼多,其實算一算 真的是賠錢的,你要做那種手搖飲的飲料茶,可能我們這裡還是沒有辦法。」

沒了陸客,國內消費能力下降,但高山茶成本降不下來,農民融入地方創生概念,把傳統茶園的女力,轉變成體驗經濟。

阿里山鄉瑞峰村茶師 葉秀卿:「一坐下來 他(客人)就不想走了,他有可能說 ,兩個小時之後他有別的行程,他說 好,那我們等一下不要去那裡,我們就一整天待在這裡。」

早上可能是茶園裡的採茶女,一轉身卻是優雅文青的茶師,在阿里山瑞峰村的茶園裡,女力,串起了製茶與在地茶文化。

阿里山鄉瑞峰村茶師 葉秀卿:「因為以前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我們不會想說,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然後現在你知道了,原來我在做茶的時候,跟土地 跟什麼都是有關係。」

阿里山鄉瑞峰村居民 葉又榛:「過去的女力可能就是,以家務 採茶 拔草,這一類的工作,那茶蓆這樣子的活動,也可以讓她對她們,原本在種植的茶葉,有一個銷售的管道,找出一個我們在地可能,更是我們在地的一個模式,去做我們在地的發展。」

阿里山的茶樹主要是以青心烏龍與金萱兩大品種,主要是分布於海拔800~1500公尺,總產量1770公噸,占台灣茶產量的一成。拚景氣寒冬,台灣高山茶產區,結合「茶農」、「生產技術人員」、「行銷」三重身分,把危機變轉機,讓手採茶的環境限制,升級成為指標性的精緻農業。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澎湖攜手慈濟 簽署合作共善備忘錄
台南志工製作豆花 社區義賣香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