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視察雲林在地滯洪

行政院長蘇貞昌(左一),昨(十)日上午由經濟部長王美花、立委蘇治芬(右一)及副縣長謝淑亞(右三)等陪同到西螺關心蔬果集運,及視察「在地滯洪」的治水示範區。(記者劉春生攝)
行政院長蘇貞昌(左一),昨(十)日上午由經濟部長王美花、立委蘇治芬(右一)及副縣長謝淑亞(右三)等陪同到西螺關心蔬果集運,及視察「在地滯洪」的治水示範區。(記者劉春生攝)

▲行政院長蘇貞昌(左一),昨(十)日上午由經濟部長王美花、立委蘇治芬(右一)及副縣長謝淑亞(右三)等陪同到西螺關心蔬果集運,及視察「在地滯洪」的治水示範區。(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十)日上午由經濟部長王美花、立委蘇治芬、副縣長謝淑亞等陪同到西螺關心蔬果集運,及視察「在地滯洪」的治水示範區,對水利署推出治水功效的新政策相當良好,利農節省金錢給予讚譽,要求防洪工程一次到位,有才寮排水在地滯洪總面積1150公頃所需經費8000萬元中央全額補助,請雲林縣府和褒忠鄉公所合作施工並多加宣導,使好政策能在全國實施,水利署長賴建信做簡報說明政府治水新政策的方向。立委蘇治芬當面請求政府治水要「大步走」,蘇院長表示「大步走」翻譯過來就是「經費很多」,會全力支持。

賴署長指出,在地滯洪是運用位於和村落相連的低窪耕地,加高田埂作為擋水牆,農民照常耕作,即便沒有淹水受災,政府每年仍會固定核發每公頃1萬元的獎勵金,一旦遇洪水作物受損,除仍可申請農委會災害救助之外,同時運用科技防災設備,在田裡設立淹水感測器,水災時可測量積水的水位,再按水位核發補助。每年政府投注數百億治水但仍舊淹水,治水新方等同向農民租借農地作為「滯洪池」,地點選定在村落大排旁的低窪農地,洪雨來時,滯洪田如同大臉盆幫忙集水,可紓解大排的排水壓力,更可讓村子的水流進田裡,住家不淹水,農田蓄水又可增加水涵養,農民又有額外收入,有好處。

滯洪池需徵收農地、工程費負擔很重且工期相當久,在地滯洪不必徵地、維持農村原本風貌、農地耕作可保住農保,工程費低和工期縮短,經實驗結果成效良好,兩公頃示範區工程費用低且集齊上萬公噸的水,村莊不再會淹水,居民有感,農民又有「淹水補貼」收入,樂於配合,可說地盡其力創造多贏,請政府予以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