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師生走訪關渡田心仔 從探索體驗中深化知識、落實環境永續

田心仔步道生態豐富,孩子們於此觀察昆蟲與植物(葉映辰老師提供)
田心仔步道生態豐富,孩子們於此觀察昆蟲與植物(葉映辰老師提供)
關渡平原休耕整地,吸引成群白鷺鷥駐足(陳蓉蓉老師提供)
關渡平原休耕整地,吸引成群白鷺鷥駐足(陳蓉蓉老師提供)
結合國語文活動,學生透過訪問店家瞭解關渡養鴨業興衰(陳蓉蓉老師提供)
結合國語文活動,學生透過訪問店家瞭解關渡養鴨業興衰(陳蓉蓉老師提供)
在關渡自然公園進行數位自導式闖關活動,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與科技應用能力(陳蓉蓉老師提供)
在關渡自然公園進行數位自導式闖關活動,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與科技應用能力(陳蓉蓉老師提供)

走進臺北市北投區大業路巷內的田心仔步道,文化國小的親師生們驚嘆,原來這麼美的綠色廊道竟然離學校這麼近!陳蓉蓉老師表示,田心仔步道生態豐富,可以觀察到植物與昆蟲共存的自然環境,因此就與葉映辰、陳春梅兩位老師整合自然、國語文和綜合活動學科領域,共備設計高年級跨域課程「田心仔綠野仙蹤、關渡水岸之鳥羽新樂園」,帶著學生走訪田心仔步道與關渡自然公園。

教育不只是在學校內,教學也不僅有課堂的知識傳授,陳蓉蓉老師表示,高年級自然課剛好上到昆蟲與環境的關係」單元,因此她讓課程反向而行,帶著孩子走出教室,先到戶外探索、觀察和發現,藉由親身體驗後再回到教師聽老師講授課本上的內容,讓更為豐富的知識深化在孩子的心中。

時值冬日,文化國小親師生一行人走在田心仔步道,放眼望去是廣闊的關渡平原,也是臺北市占地最大、最為完整的農田。陳蓉蓉老師說,由於是在休耕時節,農家們忙著整地,大家看到成群的白鷺鷥駐留在農地上。此時老師就提出問題讓孩子們去思考原因,原來是因為白鷺鷥們去搶食整地後所翻出來的小蟲、蚯蚓等,白鷺鷥大祭五臟廟的畫面就深植在孩子腦海裡,老師也適時補充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關渡平原開發議題,讓孩子理解人類、環境與物種的緊密關係,瞭解保留關渡平原的重要性。

戶外踏查除了關心在地自然生態外,也帶著學生認識在地人文歷史與產業發展脈絡。陳蓉蓉老師表示,鴨蛋是關渡的名產之一,但卻看不見關渡哪裡在養鴨,因此就結合國語文課程,讓學生透過訪談在地耆老與店家,找到答案。學生先在課堂上學習擬定訪問題目和提問技巧,並訪問關渡在地名產店家和耆老,瞭解關渡養鴨業的興盛與衰落,並從中體認環境與人和動植物的共生關係。

「田心仔綠野仙蹤、關渡水岸之鳥羽新樂園」課程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田心仔步道,第二階段則規劃關渡自然公園路線。陳蓉蓉老師表示,由於關渡自然公園是一個適合進行體驗與觀察生態的環境教育場域,因此課程呼應12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重視學生的人際互動與科技應用,規劃自導式闖關活動,讓學生使用行動載具,分組完成任務,學習關渡自然公園植樹生態內容。

藉由學習單的設計,讓各組學生掃描學習單,透過google map引領學生到植樹地點,再掃描掛在樹上的QR Code身分證,認識園區的植樹特徵。活動中,各小組必須合作溝通,共讀理解題目後答出任務單上的問題,並在限時內完成任務。最後同學們集合分享探索的過程,老師也適時地補充相關知識內容。

「田心仔綠野仙蹤、關渡水岸之鳥羽新樂園」教案獲得今年臺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101環教路線徵件的最佳人氣王獎項,這項課程除了受到學生的喜愛外,家長的迴響更為熱烈。跟著孩子一同踏查田心仔的家長回饋,雖然居住關渡多年,卻不知道原來田心仔生態如此豐富。

文化國小環教戶外活動邀請親師生共同參與,讓環境教育從學校擴展到家庭,家長與孩子一同學習環教知識,並喚起對家鄉的認同與關注,由家長身體力行,帶著孩子關懷生態,以行動落實環境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