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比真是門好生意

(李金生攝)
(李金生攝)

相較於台大、政大等頂大汲汲營營於世界百大排名,大陸的985高校如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和蘭州大學近日卻宣布不再參與世界大學評比。直接的原因當然是排名不理想,但也彰顯了大陸日益強大的國族自信,不願一昧順從西方標準。

平心而論,人民大學對大學評比的批判是有道理的。大學評比最早起源於1990年代《US News & World Report》發行對美國大學的評鑑,而後英國仿效陸續發布QS世界大學排名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成為主流國際評比指標。從經濟學角度而言,在高教全球化時代,學生與家長有著不對稱資訊問題,難以判斷各國大學好壞,評比有助其選擇適合申請之學校,而大學也可透過評比建立信譽,強化品牌效應。

然而由商業機構發布的公益指標,背後仍是由商業運作邏輯支配著。由於大學數量眾多,僅知名大學由機構主動評鑑,其餘必須繳交報名費及評鑑資料,申請被評鑑。而有些評鑑資料涉及經營策略和呈現方式,不熟悉者只得再付費委託諮詢機構輔導。學生及家長越信賴排名,排名市場的需求就越強勁,從事評鑑及諮詢的機構利得就越大。且因為有商業誘因,許多評鑑指標的設計是否足以反映大學的優劣真實,抑或可導入更多的諮詢商機,確如人民大學所言,是值得檢討之處。

除了大學,台灣時下比較流行的評比,包括縣市長評比及因應氣候變遷的永續獎項。縣市長評比由《遠見》及《天下》定期發布,多年來已成為縣市長的行銷素材。然除了客觀的統計數據外,評鑑有很高比例依賴民調及專家評比,有相當主觀運作的空間,故排名能否跟首長政績直接畫上等號,不無疑慮。尤其,這兩本雜誌時時充斥各縣市政府的廣告專頁,難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其次,永續獎是目前企業最夯的獎項,因為得獎就代表上市企業必須強制揭露的ESG過關。故企業一方面繳費報名評比,另方面上付費課程學習撰寫ESG報告,是為評比之循環商機。然評比若僅仰賴業者揭露之資料又缺乏第三方認證,將使得人為操作空間過大,獎項公信力將打折扣。

同時,缺乏第三方認證的減碳數據未來勢必無法通過國際標準,也無法據此從事碳匯交易,故會計師事務所、標準制定協會等機構紛紛成立相關部門或新公司,分食此一邊制定指標,一邊開授課程或接受委託查核的商業大餅。啊,各種永續指標盡出,攪得我們眼花撩亂,原是商機一場!(作者為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