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了鮑啟宇4】海軍高風險群體近四千人 老兵問:我們是不是也該去做個健檢?

軍艦鍋爐艙工作環境艱辛,因長年缺乏工作安全衛生意識,不少退伍軍人都有職業傷病隱憂。示意畫面,圖非當事人。(翻攝中華民國海軍臉書)
軍艦鍋爐艙工作環境艱辛,因長年缺乏工作安全衛生意識,不少退伍軍人都有職業傷病隱憂。示意畫面,圖非當事人。(翻攝中華民國海軍臉書)

海軍的高風險群體有多大?國防部從未評估。年初,林昶佐辦公室曾要求國防部估算當年可能暴露於石綿的海軍人數,但國防部回應:無法詳細計算。

我決定幫國防部估算。依據國防部提供的編制資料並佐證訪談內容,總計40艘陽字號、山字號軍艦,滿編時共有1,844名鍋爐兵,他們是非常高風險族群。但除了鍋爐兵之外,其他輪機兵也有很大機會接觸石綿,假設一艘軍艦上有1/3的軍人是輪機兵,陽字號軍艦滿編約300人、山字號軍艦約200人,恐有近4,000人可能接觸石綿。

這還是最保守的估測,黃怡翎接觸的另一名罹病海軍退休軍人,不是鍋爐兵也非輪機兵,卻仍然遭石綿暴露。此外,20年間大量人員流動,義務役更是來來去去,「我認為曾有暴露風險的人數應該比4,000人更多。」黃怡翎說。這些可能罹病的退伍軍人現在至少都已有50歲以上,有些人甚至已經過世。暴露於石綿3、40年後,如今正是發病的高峰期。

老軍官證言 艦上多石綿

台灣早期軍艦鍋爐艙管線通常包覆石綿,大修時須拆除才能更換管線,造成石綿暴露。(聯合知識庫)
台灣早期軍艦鍋爐艙管線通常包覆石綿,大修時須拆除才能更換管線,造成石綿暴露。(聯合知識庫)

今年9月,我陸續訪談多名退休海軍中校輪機長,他們都曾於1980年代在陽字號或山字號軍艦上服役,並證實當時船上的鍋爐管線仍以石綿包覆,這些軍艦至少大量使用石綿超過20年,直到90年代陸續退役。但,國際癌症總署早於1977年就確認石綿為一級致癌物。

退休海軍中校輪機長陳平(化名,61歲)外表看起來相當年輕,40多歲就退伍,常戲稱自己是「水電工的頭」,回憶修換爐管的情景,他仍印象深刻:「我剛畢業,老軌(指輪機長)就跟我們年輕軍官講,石綿是有危害的、很危險。雖然當時還沒那麼清楚,但美國已經有一些案例,大家也都有觀念,拆的時候要防護。」他面露無奈接著說:「但能怎麼防護?就戴個(棉紗布)口罩而已,但國家當時也沒禁(石綿)啊!我們就是繼續用。」

1981年,國防部曾內部通告將以鹽綿替代石綿。但根據這些老軍官的說法,當時隔熱防火的主要材料仍是石綿布。財政部關務署統計資料也顯示,台灣石綿消耗量甚至在1986年達到高峰,一年就進口了3萬9,735公噸。合理推測,陽字號和山字號軍艦在90年代退役前,都仍不斷使用石綿。

退休輪機士官長榮伯(化名,72歲)則和鮑啟宇待過同一艘天山軍艦。2000年起,他就深受肺纖維化折磨,與我通電話那天,他必須戴著呼吸器才能說話,否則就吸不到氣、舌頭打結。他老實告訴我,他不知道自己肺部罹病是因為接觸太多船艙裡的柴油廢煙,還是因為那些「像小鳥一樣會飛」的石綿纖維。榮伯用沙啞微弱的嗓音說:「做海軍輪機的身體不好比較多,怎樣都苦,沒辦法、沒辦法。」

造船塢工場 恐暴露更甚

除了軍艦上的石綿暴露,軍方造船廠工人的暴露情況恐更加嚴重。尤其當年造船廠中專責包覆石綿作業的「塢工場」,更是時時煙塵瀰漫,陳平回憶:「我每次去洽公,走進去就害怕,那時也不會隨身帶口罩,就拿手帕遮著,趕快跑進辦公室。」

老梅是他們裡面話比較少的,多數時候他都低頭看著自己的腳,感覺若有所思。聽完一輪老軍官們的經歷後,我發現他可能是石綿暴露最嚴重的,他也曾有一段時間在塢工場工作。「其實我身邊也有人過世了。」老梅淡淡地說:「就是石綿組的領班啊,60幾歲就肺病過世了。」可能跟石綿有關嗎?他露出有點複雜的表情說:「其實防護觀念還是很重要。軍方應該要針對退休人員提供一些幫助。」

海軍退役後,他們多數人都還住在高雄,當年在軍艦上習得的技術手藝,讓他們得以在上岸後找到穩定工作,也有了新的人生重心。聽聞鮑啟宇的遭遇,他們都說:「義務役得到(石綿病),運氣真的不好。」

他們也是暴露於石綿的潛在受害者,服役時間還比鮑啟宇長太多了。聊了一陣子後,為我印了一疊資料的陳平突然問其他人說:「我們是不是也該去做個健檢?」大夥為這個殘酷問題哈哈大笑了起來,「運氣應該不會這麼差吧?」「得到了也沒辦法啊⋯」

重症難痊癒 無力爭權益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黃怡翎認為,曾暴露於石綿高風險環境的軍人超過4千人。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黃怡翎認為,曾暴露於石綿高風險環境的軍人超過4千人。

「對一般民眾來說,他們有什麼能力去要求這些事情呢?他們更在乎的可能是當下要怎麼醫療、休養,根本沒有時間、資源或能力,可以跟整個體制抗爭。」黃怡翎無奈地說。

我和黃怡翎是在同一天遇見鮑啟宇的,後來我才知道,他多想親自告訴我們,這一切,有多麽不甘心。罹癌初期,鮑啟宇才剛退休,原本的人生規劃石沉大海。在8月的告別式上,我試圖拼湊這個我不了解的人:他從小在基隆港邊長大,因為家境不好,跑船是他最好的出路;海給了他無邊無際的世界,兒孫都從他身上學會了很好的泳技。我看著他與哈雷機車的合影,才曉得印象中步履緩慢的他,曾經熱愛旅遊,還是重機車隊車友。

鮑啟宇生前是重機車隊車友。(鮑啟宇家人提供)
鮑啟宇生前是重機車隊車友。(鮑啟宇家人提供)

隨病情加劇,他的興趣一個個被剝除,取而代之的生活,是和兒女到處找中西醫問診。罹病4年間,醫師曾切除他增生癌細胞的胸膜組織,但如同多數惡性間皮瘤患者,癌症依舊復發,他即使花費百萬元嘗試免疫療法,也僅能短暫延長壽命。

更多鏡週刊報導
【誰殺了鮑啟宇5】石綿相關疾病將在今年起達到高峰 鮑啟宇兒願父親勿白白受害
【誰殺了鮑啟宇1】沉默殺手藏在體內40年 他在肺裡發現石綿和玻璃纖維
【誰殺了鮑啟宇2】他是第一個向海軍申請國賠者 國防部拒賠只參加他的喪禮

更多社會相關新聞
愛女魂斷異鄉 母要一命賠一命
台開案更5審 扁婿愈判愈輕
掏空蘋果西打 前總經理判9年6月
母正熟睡 2歲男童墜5層樓卡遮雨棚
生6孩打死1兒、棄屍2嬰 狠心父母判刑定讞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