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觀】陳時中選市長的出場難題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可能參選台北市長,引起正反討論。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可能參選台北市長,引起正反討論。

衛福部長陳時中想選台北市長已經不是什麼祕密。政治人物爭取更大的權力實屬常態,不過,根據我們有限的知識,全世界應該沒有其他國家的疫情指揮官,在疫情結束前便投入選舉。在這一點上,陳時中要參選,可能需要更多道德論述。

讓我們從蔡英文總統2020年的總統就職演說開始講起。那年疫情剛起,驚濤駭浪中,全體國民展現了高度的公民美德,蔡英文要我們記得那種生死與共的團結感覺,她說:「我由衷期許所有的國人同胞要記得過去這幾個月,上下一心,緊緊相依、克服難關的感動,中華民國可以很團結,台灣可以很安全。」蔡總統沒有說錯,政府再怎麼厲害,若沒有人民的團結與配合,防疫不可能成功。

那麼,如果陳時中投入選舉,又代表什麼意思呢?這代表蔡總統口中的防疫共同體可能會被撕裂,會被拿來做政治攻防,會變成政黨惡鬥的話題。陳時中不是不能選,但是,民進黨必須解釋他的參選跟防疫共同體的概念落差。防疫期間人民的忍耐不應該變成某個人的政績,或者,講得更直白一點,不應該變成某個人往上爬的工具。想想那些排隊買口罩、安靜等疫苗的老百姓,他們當時的配合,在2年之後竟突然變成陳時中防疫有功、可以選市長的理由。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鏡論】小蝦米幹倒大鯨魚
【鏡評】每年300億元的房租補貼
【鏡觀】陳水扁已經是歷史了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