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認知扭曲”的科學:“他已經5分鐘沒回我消息了,是不是不愛我了?”

有哪些常見的認知扭曲?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認知扭曲”情況廣泛存在。比如,你給朋友發一條信息,而他遲遲未回復,你可能會想:“他是不是不在乎我了?”。但實際上他可能只是在忙工作。很多痛苦的情緒都是我們自己在給自己“加戲”。認識“認知扭曲”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心理問題。本文來自編譯,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Photo: Joanna Nix-Walkup / Unsplash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你給朋友發短信,朋友卻不回。一分鐘過去了,一小時過去了,還是沒動靜。這是怎麼回事呢?

也許你的朋友忙於工作,沒有查看短信。或者你的朋友看到了你的信息,但卻忽略了它。這只是許多可能的解釋中的兩種。這兩種解釋都並非是真實的,因為你不知道為什麼朋友不回復你,所以你是在猜測。但是,雖然有些猜測(比如“忙於工作”的猜測)不會讓你有什麼感覺,但其他猜測(比如“故意忽略你消息”的猜測)可能會讓你感到悲傷、憤怒或受傷。

“用消極的眼光解讀朋友的沉默”是心理學家所說的“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的一個例子。所謂“認知扭曲”,指的是那些侵入性的、不適應的想法或假設,這些想法或假設會影響你的思維和行為,從而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

西安大略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的心理學教授大衛·多佐伊斯博士(David Dozois, PhD)發表了關於“認知扭曲”的研究,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消極的侵入性想法。”多佐伊斯說,即使是那些沒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也有證據表明,他們有 40% 的想法是消極的。(換句話說,注意到自己思維過程中的認知扭曲,並不能證明你心理健康有問題。)但他說,在那些與抑鬱、焦慮或其他心理健康問題作斗爭的人當中,認知扭曲往往很常見。

“表現出這些想法的人會陷入不健康思維的負反饋循環,導致對現實的不准確感知,這通常與焦慮和抑鬱有關。”這是根據佛羅裡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研究人員 2020 年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這些不准確的認知會導致行為的改變,(例如,你可能會避免社交聚會,因為擔心別人會對你做出不好的評判),而這可能會加重心理障礙。

“認知扭曲”的概念自 1979 年首次被命名以來,已經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一大焦點。與此同時,一些最受證據支持的精神健康障礙治療方法,比如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通常包括識別認知扭曲的訓練,以解決它們可能造成的問題。

認知行為療法的成功促進並完善了關於消極思維模式的科學研究。然而,也有一些針對這類心理習慣的新的治療方法。

最常見的認知扭曲是什麼?專家們已經命名並定義了幾十種認知扭曲,但有些類型似乎是特別常見的。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2021 年的一項研究,一些常見的認知扭曲包括:

災難化(Catastrophizing):誇大負面事件的重要性。

非黑即白思維(All-or-nothing thinking):把一種情況或經歷看成要麼全好要麼全壞(通常是後者)。

情緒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僅僅基於自己的感覺就認為某事是真的,而忽略了相反的證據。

命理(Fortune-telling):對未來進行預測,通常是負面的預測。

貼標簽(Labeling and mislabeling):給自己或他人貼上嚴厲或負面的標簽,忽視可能導致溫和結論的證據。

讀心術(Mindreading):認為自己知道別人在想什麼(而且那可能是關於你的一些不好的事情)。

過度概括(Overgeneralizing):基於不完整的信息得出全面的負面結論。

個人化(Personalizing):相信別人的消極行為是因為你,而不考慮其他與你無關的解釋。

應該化(Should statements):對自己和/或他人應該如何表現存在一個固定的想法。

為了探究這些思維模式和心理健康問題之間的聯系,研究人員發現了在心理混亂的時候認知扭曲上升和下降的證據。

例如,2021 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研究的作者檢查了數百萬本書的文本,以尋找表明認知扭曲的陳述。他們的研究跨越了過去 200 年。研究人員發現了近年來認知扭曲語言增加的證據,以及早期世界大戰和重大金融危機期間的認知扭曲語言激增的情況。

他們寫道:“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最近的社會經濟變化、新技術和社交媒體可能與認知扭曲的激增有關。”

關於如何最好地處理認知扭曲,存在著一些相互競爭的思想流派。

認知行為療法(CBT)的支持者說,通過關注認知扭曲,你可以用有益的方式“重建”它們。“我們的想法不是要把認知扭曲推開,而是幫助人們在某種程度上把這些想法付諸實踐,”多佐伊斯說。他的意思是“觀察證據”,以確定一個消極的想法是否真的經得起推究。“通過練習,你可以學會讓自己的想法更平和。”他說。

但這是一種微妙的技術,也有它的缺陷。有可能的是,通過識別認知扭曲問題並試圖改變它們,有可能會讓你感到更痛苦。還有一個粉色大象的老問題:試圖不去想某事(如一頭粉色大象)往往會產生相反的結果。因此,如果你試圖不產生消極的想法,它們反而可能更容易出現在你的腦海中。

還有一種方法是接受和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研究人員表示,接受和承諾療法不是試圖“挑戰”和重組認知扭曲,而是鼓勵人們擁抱自己的念頭和感受,而不是為它們而掙扎或羞慚。逃避問題只會讓我們離解決之道越來越遠。基本上,這意味著學習不要把腦海中浮現的東西看得太重要。

多佐伊斯說:“接受和承諾療法的想法是,我們不需要改變消極的想法,而是需要接受它僅僅是一種想法,這樣就可以從消極的想法中去除刺痛。”

“一旦我們學會了接受某種思想,它往往會失去讓我們痛苦的力量。”他補充說。

在這些方法中,哪一種是最好的還沒有定論。一些比較“認知行為療法”和“接受和承諾療法”的研究發現,“接受和承諾療法”可能對治療焦慮、抑鬱和其他疾病的效果更好,但 2020 年的一項研究綜述認為得不出這樣的結論。多佐伊斯還指出,CBT(認知行為療法)中的“B”代表“行為”(Behaviour),這種治療包括其他可能對“非常嚴重的抑鬱症或精神疾病患者”特別有幫助的實踐。

他說:“當一個人抑鬱時,他幾乎就像一個負面內容的過濾器。”學習如何識別消極的想法,並限制它們給你帶來的痛苦,也許是去除過濾器的一種方法。讓自己以更清晰、更有希望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譯者:Jane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