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搶修進度順利 將鋪設軌道.電力設施

2018年普悠瑪號事故,帶走18條人命,傷痛還在,如今又發生太魯閣號50死的重大意外,當年的「台鐵總體檢報告」內容,還沒有改善,這次意外,又突顯台鐵對施工安全管理的輕忽,這次會不會痛定思痛,做出改革,還是未知數。今天舉行罹難者頭七法會,交通部長林佳龍低調參加,隨後前往清水隧道視察修復情況,目前一切按照進度進行中,預計4月20號可恢復通車。

交通部長 林佳龍:「之前有報導說,是不是(破壞)深達320公尺,事實上是在132公尺,現在擴及做的是150公尺範圍內。」

交通部長林佳龍視察清水隧道搶修進度,8號晚間,就要開始鋪設軌道和電力設施,預計2個工作天完成,結構安全檢測,仍在進行中

交通部長 林佳龍:「在16號完成結構安全檢測的報告,那也會進行複檢 確保整個隧道的安全,4/20應該是可以完成正式的通車。」

回顧整起事件,學者認為,太魯閣號出軌意外,主因是施工安全計畫,制定得過於鬆散。不同於高鐵與捷運,使用的是A型路權,也就是全線,擁有專用路權,與平面道路交通完全隔離,侵入可能性低,台鐵用的是B型路權,沒有與一般道路完全隔離,學者表示,在鐵軌旁有施工的情況下,台鐵更應該把關安全距離的設置

交大運管系副教授 黃台生:「施工範圍跟路線之間,你必須有一個安全的距離,那個距離你必須有一個標示,有一個實體的東西把它分開來,讓所有工程單位知道說,這個範圍之內不能進。」

這次包商、監造單位到台鐵工務主管機關,都難逃責任,但根本原因,是台鐵對安全性的不夠重視,不只這一次,2018年普悠瑪號事件,行政院召集專家學者,成立台鐵總體檢小組,但報告出爐,當年說要改的,究竟改了多少?

交大運管系副教授 黃台生:「台鐵是公務單位,我覺得它還是要看上面,它太注重行銷,它讓這個下面的單位,注意力 施政的重點,都放在這個(自我行銷)上面,這些很重要但是很基本的東西(安全),就被忽略掉。」

台鐵的深層結構問題,攸關安全和乘客性命,這次嚴重事故,能否讓台鐵痛定思痛,出現重大改革,還是未知數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修復面容 台鐵女兒回家了
「2021新北童樂節」當我們玩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