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SpaceX火箭升空,全球唯一商用球型馬達竟是MIT?

台灣新創團隊張量科技研發出全球唯一商用的「球型馬達」,今年年初順利隨SpaceX升空,他們如何做到?又怎麼看待準備爆發的太空商機?

踏入略顯風霜的公寓三樓,一道玻璃門後,幾名年輕人正各自對著電腦敲敲打打。有些難以想像,一間極富科技感的太空新創小公司,竟隱身在這樣普通的大樓裡。當初怎麼會找到這個地方?「就是在591上看到的,」張量科技創辦人、年僅22歲的顏伯勳淡淡笑道。

隨性一答也反映出團隊性格,3年前替公司取名時也是如此。「要登記公司時,我們才開始想(名字),」顏伯勳說,「那時候大家隨便提案啊、投票啊,因為其他名字都太爛,所以只好選『張量』。」

因為「想得不多」,他們有了名字,也誤打誤撞,走上太空這條路。2022年1月升空的SpaceX火箭上,一款波蘭製衛星就搭載了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這群年輕人夢想的事業,正式起飛。

為一顆「球型馬達」,他選擇休學創業

中學時期,就讀嘉義協同中學的顏伯勳與另外三名夥伴,一同參與教育部「青少年科學人才培育計畫」,進入成大電機系實驗室,開始研究起「球型馬達」。

張量科技創辦人、年僅22歲的顏伯勳。黃菁慧攝
張量科技創辦人、年僅22歲的顏伯勳。黃菁慧攝

相較過去,一顆衛星需借助三顆馬達分別朝X、Y、Z軸旋轉,方能控制衛星運行的角度,如今,張量科技的衛星姿態控制系統,僅使用一顆球型馬達就能做到,因此省下三分之二的空間和體積,也省下台幣近300萬元的發射成本。

成立第一年,張量科技主要靠政府的研究計畫支撐;第二年首度對外募資,幸運獲得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永鑫能源董事長湯孟翰投資。第三年,營收逐漸起色,今年年初Pre-A輪階段,又獲得線圈供應商大亞集團投資,總計募資7200萬台幣。

對外找錢,對內也得持續優化產品。團隊很快發現,單賣球型馬達難獲利,張量延伸出在太空中參考太陽、地球位置而做出姿態判定的感測器、陀螺儀元件,以及整合演算法的一套「姿態控制系統」。顏伯勳坦言,目前仍以賣元件為主,但也希望未來能透過賣系統產品提升獲利。

與設計球型馬達同樣不易的,還有客戶關係的維繫。「不是埋頭做,人家就會要(買產品),」顏伯勳說,由於客戶多來自海外,加上太空產業並不存在第三方的測試標準及法規,如何短時間內讓對方印象深刻便成為關鍵。

「我們有一句話是『Space bussiness is all about trust.』(太空生意,是信任感為核心的生意),」不似老牌業務大將有資源透過拜訪客戶、出席實體展會等「傳統陸軍作戰」法建立信任。誕生於網路世代的張量科技決定「打空戰」,將主力放在經營LinkedIn、社群媒體、或是電商平台,效果如何?「確實這是我們現在業務的主力,」顏伯勳靦腆笑說。

台灣新創掌握太空商機

這場業務空戰,也確實牽起了奇妙的緣分。由於SpaceX會將艙位賣給不同「包租公」,包租公再分租給衛星公司,張量科技剛成立時找上的電商平台,其共同創辦人剛好就認識波蘭衛星商SatRevolution,張量打開契機,隨SpaceX升空。今年1月13日升上太空後,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的技術就緒指標(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簡稱TRL),進入TRL8等級(最高為9級),意指實際完成並通過試驗。

正因競爭對手少,生意才有機會做大。回看台灣,近期吹起的這股「太空熱」中,台廠究竟該如何搶占一席之地、掌握商機?顏伯勳認為,一是發展「關鍵零組件」,二是升級賣「系統」。

為了全力投入事業,2019年,保送至台大電機系就讀沒多久的顏伯勳,毅然休學。「我以前嘗試過一次做很多side project,但我會每件事情都做不好,我喜歡專注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到很好、做到更好,」顏伯勳說,「我們四個co-founder,總是要有一個人全職啦,不然大家也不會想要投一個像是大學社團的公司。」

已經成功在空中運作的球型馬達,不僅環繞出張量科技的前景,也激勵台灣太空新創無限想像。

張量科技小檔案

成立:2019年
執行長:顏伯勳
資本額:7312萬元
核心產品:球型馬達、衛星姿態控制系統、太陽感測器等
突破里程碑: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展覽會(Intel ISEF)工程學二等獎、球型馬達隨SpaceX火箭升空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可導航火箭首發,能讓台灣「太空夢」成真?
國造火箭「飛鼠一號」試射困難重重,台灣真能飛向太空?
台灣自製氣象衛星完裝,「颱風假」能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