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美國會辯論就出兵保台對拜登主動授權 遭遇強大阻力

美國朝野近期對於台灣問題的「戰略模糊」政策有愈來愈多的討論,加上拜登總統幾次讓外界誤會的「失言」,已經在美國國會山莊掀起有關武力保衛台灣的熱烈辯論。部份態度激進的國會議員正在考慮,由國會主動推動「有限授權」法案賦予拜登動用武力權力,但是反對此項提議的議員也不少,他們認為這種做法雖然是以威懾為目的,但此舉可能過度刺激北京,把這個法案視為台灣問題的強烈挑釁,反而弄巧成拙地引發台海戰爭。

早在美中關係開始惡化、大陸對台灣施以更多軍事壓力後,美國智庫與學術界有關放棄「戰略模糊」政策的討論就開始多了起來。但是至今為止,不論是川普政府或是拜登政府,美國對於官員與台灣官方的來往有些許的放寬,但在使用武力保衛台灣的政策上仍保持模糊的策略:即極力協助台灣進行自我防衛,但不保證會以武力方式保衛台灣。

拜登上台以後,對中國戰略競爭情勢不降反升,甚至還放寬了國務院官員與台灣官員很有限的互動,改變「戰略模糊」成為「戰略清晰」再度成為熱門議題。一方面是來自於台灣執政的民進黨當局的選舉策略,二方面也與中共自2020年8月開始頻繁地以軍機擾台活動有關,中共武力犯台的可能性也成為各國媒體高度關注的議題。美國政府雖然多次重申對台政策不變,但拜登總統卻在受訪時出現「美國有義務保衛台灣」的說法,也造成外界不少的誤解。

華府媒體《政治圈》(Politico)指出,美國國會山莊最近在是否應武力保衛台灣的政策討論上出現更多的分歧,這些辯論的意見很多來自於智庫與學者,內部因素則與拜登多次失言有關。目前國會議員們辯論的方向在於:是否應先主動地授權予總統,讓他在台海發生戰爭時決定是否動用武力,而不必經由國會取得戰爭授權。

支持主動給予戰爭授權的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退役海軍軍官愛琳.盧里亞(Elaine Luria)認為,國會給拜登的授權應該是「非常有限且具體的動武臨時授權」。如此一旦台海發生戰爭,總統不必等待數周或數個月的辯論後才取得國會授權使用武力,可以立即對中共入侵台灣做出軍事反應。這樣的授權可以表明美國立場,以武力威懾來防止爆發全面戰爭。

不過,這樣的授權與美國長時間以來限縮總統戰爭權的趨勢背道而馳。依美國現有法律規定,總統在發動戰爭前必須通知國會,在獲得國會同意並以書面形式授權後才能宣戰。若屬於緊急狀況,例如美國或美軍遭受攻擊,則要在派兵48小時內通知國會,未經國會授權的軍事行動不得超過60天。在此之前,1957年的中東戰爭與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曾授權總統宣戰,2002年對伊拉克用兵前也通過的《戰爭授權法》授予總統戰爭權。這3個相關戰爭授權法案在今年7月才在眾議院以懸殊比數通過廢除,最後還要待參議院投票確認。

美國歷史上先由國會通過授權才宣戰的例子很少,多次海外用兵絕大部份都是先斬後奏,事後也沒有哪位總統因此被追究法律責任。雖然如此,發動戰爭的法律問題其實不是主要的障礙,真正的困難還是在台海戰爭的高度複雜性與結果的不可預測性。因為一旦拜登獲得動武授權,很可能被認為這項動作本身在破壞台海現狀,北京把美國國會的武力威懾當作蓄意挑釁,這反而可能是觸發戰爭的導火線。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共和黨領袖吉姆.里施表示,戰略模糊政策裡有個非常微妙的平衡點,多年來一直維護得很好,如果打破這個平衡,可能就有麻煩了。(圖/推特@SenatorRisch)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共和黨領袖吉姆.里施表示,戰略模糊政策裡有個非常微妙的平衡點,多年來一直維護得很好,如果打破這個平衡,可能就有麻煩了。(圖/推特@SenatorRisch)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共和黨領袖吉姆.里施 (Jim Risch) 表示,戰略模糊政策裡有個非常微妙的平衡點,多年來一直維護得很好,如果打破這個平衡,可能就有麻煩了。長期支持限制總統戰爭權的民主黨眾議員吉姆.麥高文(Jim McGovern)表示,冷戰或熱戰其實都沒有好處,現在應該專注於找出避免對抗的方法。

目前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內大多數國會議員尚不認同在台海戰爭上給總統預先授權,參議院外交關係主席梅嫩德斯(Robert Menendez)說:「如果總統認為那是必要的,那他就得到國會來,然後才能獲得授權動用武力。」

拜登政府已多次宣布不會改變戰略模糊政策,許多資深國會議員也警告,就長期以來的對台政策做出顛覆性的討論與猜測,不利於維持台海穩定,尤其是目前美中之間的局勢已相當脆弱,敏感的台灣問題更容易成為中共轉移內部矛盾壓力的出口,台灣問題更不能當作解決美中矛盾的工具。誠如美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所說,對台政策已經持續了40年,實在看不出突然對它做出大幅改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