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聽鬼 Podcast說靈異傳奇

鬼月到,鬼神有應!文化局邀請「神鬼行者」許獻平揭密台南有應公傳奇。(文化局提供)
鬼月到,鬼神有應!文化局邀請「神鬼行者」許獻平揭密台南有應公傳奇。(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農曆七月到,鬼神有應,市府文化局「豐華學悅」Podcast頻道特別推出《台南有應公傳奇》單元,邀請有神鬼行者、紀錄者和代言人之稱的許獻平,引領聽眾一探那些自現代人們記憶中淡出的鄉野靈異傳奇。

文化局表示,一座宮廟的建立往往伴隨重大事件,可以探查當時社會發展與民間風氣。配合傳統鬼月,邀請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羅景文和許獻平對談,探討農曆七月,鬼神有應。

許獻平為鹽鄉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寫過八部《南瀛厲祠誌》,內容包含七股、佳里、將軍、學甲、北門、西港、關廟及歸仁等八個區域,並出版《臺南市鹽分地帶有應公信仰研究》、《有求必應:臺灣有應公的鄉野傳奇》等書,在台南一帶的有應公信仰研究上無人能出其右。

許獻平說,「死無人拜」是台語中十分惡毒詛咒,華人社會自古以來對祭祀十分重視,民間信仰中普遍認為一個人死後便會成為鬼,若無人祭拜便會成為厲鬼、作祟他人,甚至「遊食四方,危害社稷」,有應公信仰因而產生,希望透過祭祀,安撫這些孤魂野鬼,平息祂們戾氣,甚至為祂們建廟後,還能獲得回報,保佑鄉里。

在暑氣蒸騰的農曆七月,置身於靈異故事的獨特「清涼」氛圍,一起窺探那些隱藏在台南鄉野之間的故事,將講述包括左鎮區十一公小祠,揭露慘絕人寰的謀財害命事件;歸仁區的孝順宮小祠,鐵口直斷的有應公;西港區的三姓宮小祠,講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故事及地方開拓的有應公廟,訴說七股後港帆伯公小祠及鬼妻變神明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