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送進急診室的那晚,才知道我沒有好好做自己…」30歲工作狂的人生體悟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撰文者:約翰.伊佐(John Izzo)

當整個宇宙要我朋友大衛停下來,好好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時,他正值而立之年。他是一位資深編輯,在一家雜誌社工作,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忙到沒有時間問自己「現在這樣的生活,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某天工作結束時,他坐在辦公桌前,覺得胸口有點緊緊的,然後一股巨大壓力來襲。當他被送進急診室,在身上接了好幾台機器時,他開始回想自己的人生。整個宇宙彷彿都安靜了下來,他認真問自己有沒有跟隨自己的心,他開始跟上蒼討價還價,心裡只想著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能夠活過今晚,我要改變什麼?」

他請護士給他筆和紙,不知道自己接下來二十四小時會發生什麼事,他在紙上用極富禪意的口吻寫下五件事:

  • 用力玩

  • 領養小孩

  • 回報他人

  • 多陪陪家人

  • 成立基金會

「我躺在醫院的那一晚,整個人生快速地掠過我的眼前,我不覺得自己的人生有錯,但我知道我沒有好好傾聽自己的心。」

生活再忙碌,也要實現你的「人生代辦清單」

大衛那天晚上並沒有死在醫院,幾個星期後他打電話給我:「好消息是我還沒死,壞消息是我還活著,而且還有一張待辦清單!」整個宇宙在大衛背後推他一把,強迫他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他才有勇氣開始行動。

那他是怎麼處理當初寫在紙上的五件事呢?

大衛體悟到自己工作過了頭,需要多一點時間玩耍。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放棄領養小孩的念頭,也知道自己應該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家人,不過他不清楚「成立基金會」這個想法是怎麼來的。接下來的那兩年,大衛隨身帶著這張清單,領養了一個男孩、努力玩耍、搬到家人附近住,兩年後他還以父親的名義成立了一個基金會。

我們當然不需要等到生病才去列這張任何時刻都能列的清單,在美國西北部有句俗語說:「今天是非常適合死亡的日子」,意思是說:今天是盡情體驗人生的日子。假設你現在躺在大衛那晚躺的床上,你會在紙上寫些什麼?

學會傾聽內心: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七十一歲退休物理學教授喬治給我一個忠告:「我在上課的第一天都會告訴學生:『別想臨時抱佛腳,不要到學期末才來惡補累積幾個月的功課,那是沒有用的!』我想人生也一樣,很多人都說:『有天我會好好跟隨自己的心,當自己想當的那個人。』但如果有什麼事是你很想做的,那就趕快做!如果你跟隨自己的心、忠於自我,你想做的事就會實現。」

想要忠於自我,我們就必須認真傾聽自己的心。我們得定時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問題,而這些受訪者的共通點——這些公認有智慧的人的共通點——就是:他們經常性地回顧自己的人生。但我們的生活是這麼的忙,忙到沒有時間傾聽自己的靈魂在說什麼,我太太萊斯莉和我之前的生活就是這樣的,被一大堆事情如:經營公司、養小孩、看電視、旅行、賺錢、血拼、寫書等填得滿滿的,我們的行程總是馬不停蹄。不過,其實在那個時候我們並不覺得自己有那麼忙,但中風的意外讓我們大家放慢腳步,把腳步放慢以後,我們便開始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我們開始用前所未有的方式依賴彼此,試著放掉一些不重要的事:有時候,只有當我們被強迫安靜下來,才能把事情看得更透澈。

選擇不理會旁人意見成為整脊師的朗是這麼說的:「你必須跟隨自己的心,因為你否定它,就等於否定自己的存在。當然你一定會犯錯、錯失幾次目標,但如果你一直忠於自我,你就會越來越像你這輩子來到這世上要當的那個人。」一個人是否忠於自我,並不是只看他的工作、家庭、是否生育下一代,或是住在哪裡,而是要看他是否覺得自己人生的「某一景,某一刻」忠於自我。

現在輪到你了!

下列四個問題能幫你好好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個祕密:

  • 今天(這個星期)的生活,是我想過的方式嗎?怎樣才能讓明天(下個星期)的生活,更依我想要的方式過?

  • 這個星期我當的人,是不是我想當的那個人?怎樣才能在明天(下個星期)當我更想當的那個人?

  • 現在我有沒有跟隨自己的心?如果沒有,怎樣才能跟隨自己的心?

  • 怎樣才能在下個星期更忠於自我?

本文摘自《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暢銷紀念版】:人生長老教我活出生命意義、不留遺憾的終極解答》

責任編輯:高郁捷
核稿編輯:張勝宗

看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新綠色潮流:「以你之名」減碳,月付千元的除碳訂閱制是什麼?

人生如果重來,你還想當現在的你嗎?3個幫助你「忠於自我」的關鍵提醒

「辛苦賺來的BMW,不會到安養院來看我…」一位老先生的告白:別花太多時間追求物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