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人際】與其害怕「人才出走」不如思考如何歡迎「人才回流」

作者:楊永苓 Sandy Yang/一路上 On the Road

在台灣,「人才出走」並不是新話題,無論是出國求學、就業、打工度假或移民,坊間總有各種仲介、展會、獵人頭公司、個人推薦等管道,不斷嘗試著把台灣人送出國。而其背後目的,不外乎是尋求更高的薪資、更好的職涯發展,以及更舒適的生活。

不過,在大家一頭熱地希望能在海外獲取學位、謀得高薪職位的同時,可曾想過,當你終於順利地出國,多年後,有這些人迎接你「順利地回台灣」嗎?

我在千禧年全球化起飛的時候求學,並且順應著這股潮流,離鄉背井前往中國和世界各地遊走;又在 COVID-19 的推波助瀾之下,乘著「疫情」與地緣政治「反全球化」的這一陣風,回到了台灣。

這一切看似順理成章,但過程中還是經過許多的掙扎與取捨。決定要「回家」,其實是一個不容易做出的選擇,而這也僅僅是接踵而來挑戰的開端而已。

「回家」的人,常常被誤解?

在我 2021 年的專欄文章當中,簡述了自己結束 14 年的海外職業生涯,返回台灣重新開啟新生活的經歷,這篇文章獲得了相當大的迴響,許多與我有類似經驗的朋友都產生諸多共鳴──因為回家後的我們,經常沒料想到需要面臨多重的挑戰,而那出乎意料且漫長的適應期,也不斷令人感受到掙扎、無助和孤獨感。

對於一個離家多年的人而言,搬回「家」其實和搬到一座新城市,並沒有什麼太大不同。雖然我們理解家鄉的語言和文化背景,但對於我們缺席的這段時間當中,家鄉發生的改變、整體社會的氛圍和主流價值,以及「聲名遠播」的台灣企業文化,這種種衝擊其實都需要時間去熟悉、適應。

不過,與搬到一個新環境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先入為主地覺得自己對於「家」已有基本認知,因此當搬去其他國家時,我們會擁有相對開放、包容與謹慎的心態;而回家的我們,很多時候完全沒有預料到,原來這也是需要「適應」的。然而這些差異、轉變,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之下,往往更直接、正面地衝擊著我們的生活。

返鄉的我們,往往無法馬上順應、接受,甚至抱持著一種「抗拒」的心態,因為我們為了回家,放棄了許多在國外累積的生活習慣、多年養成的舒適圈,因此不願意投降、妥協,或是承認自己的挫敗。而隱藏在這些表象之下的心境,其實是由一種根深蒂固的思鄉情緒轉化的固執──這是我的家鄉,我應該能很快且自然地融入,我也應該擁有話語權和主導權才對。

而更讓人沮喪的是,身邊的家人與朋友,如果沒有擁有類似的海外經驗,往往很難理解你為什麼不能迅速「適應」家鄉的生活與步調。當你試圖要解釋自己何以不認同大家習以為常的部分價值觀時,很容易被他們誤解為你很「驕傲」、你在「抱怨」,或是你覺得自己「喝過洋墨水」而高人一等。

這些互動原本相當單純,僅僅是就事論事地討論每個地方與文化的差異,並且期待大家可以理解,而這些討論也是為了找到更好的方式,以真正改善問題。但是在層層抗拒、誤解和錯誤的期待當中,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返鄉的我們,不禁開始質疑自己當初想要回家的決定──回到朝思暮想的家鄉,真的是正確的選擇嗎?

幫助從海外返家的台灣人,重新接軌在地生活

對於這群從國外返回家鄉的人群,在英文當中其實有一個名稱,叫做 Repatriate;而對於這群人在返家後遇到的挑戰,也就是許多人都聽過的 Reverse Culture Shock(反文化衝擊),有許多社會學、心理學研究與著作也在討論這項議題。

不過,這群人最缺乏的,並不是生硬的專有名詞,也絕非「大部頭」的學術研究;而是一種社會接納,一種「我懂你」的群體相互扶持。就好像我們剛搬到一座新城市,總是會透過社團、親友介紹,認識一群能在初期幫助我們適應新生活的朋友。但當回到家鄉,雖然生活上的挑戰並不亞於出走,卻很難找到這麼一個相互扶持、抱團取暖的朋友圈。

這也是為什麼我在 2023 年,回家之後的第三年,與一群志同道合的返鄉者共同創立了「社團法人 DOMO TAIWAN 多磨回鄉聯誼社」(下稱「多磨」)。這是一個正式立案登記、非營利性質的社團法人組織,主要任務是幫助從海外返家的台灣人重新接軌在地生活,讓大家理解這些人所遭遇的不適都只是過渡期的掙扎。另一方面,對於這群從海外返家的台灣人來說,既然做了這個「回家」的決定,不妨和與自己有相同背景、經歷的朋友多交流,緩解反文化衝擊的困擾,讓回家的路途不孤單。

除了陪伴已經回到台灣的海外遊子,「多磨」對於人尚在海外、還沒決定回台,或是對返台後生活有所疑問的人群,也會不定期舉辦線上活動,讓大家能緊密連結,透過已經回歸的「學長姊」們的經驗,去計劃、思考與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回台。而「多磨」最希望達到的目的,是串連這些有著相同經驗的回鄉者,讓彼此能透過認識新朋友緩解返台的不適,並且藉由交流,發掘更多回台之後的可能性。

除了面對「人才出走」,也應擁抱「人才回流」

與此同時,台灣社會對於這一群返鄉者,某種程度也存在著一些偏見。但其實這群人願意回來,就代表很認同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所提出的意見、評論與各種不適應,其實都是人在遭遇改變時再自然不過的反應。大部分返鄉者們對於台灣沒有任何敵意,也不是自視甚高或驕傲,純粹是希望透過親身的觀察和經驗,和大家討論是否能讓一些既定的社會成規有所轉變,為的也是彼此能共同創造更好的環境罷了。

近年因為地緣政治因素,台灣在短時間內成為國際舞台的焦點,而我們其實擁有許多與世界各地的人共事、交流的經驗,這樣的背景,可以在台灣面臨產業轉型的此刻,為各行各業與整體社會貢獻價值。這群返鄉者,其實多半都迫不及待地對家鄉有所貢獻。

從趨勢來看,雖然「人才出走」的數量在 2020 年因新冠疫情而大幅度地減少;但在後疫情時代,全球交通網絡復甦之後,2024 年似乎又將迎來一波出走高峰。

既然政府、企業、學界與民間都知道「人才出走」和「少子化」將迅速侵蝕本地的就業市場,那麼在致力防堵人才流失的同時,對於這些從海外回流的人才,是否同樣可以祭出更多尊重和諒解,並且接納我們成為台灣企業轉型和走向國際化的推手呢?

當然,要靠這個群體來隻手改變整個社會,無疑是夜郎自大。但我們希望透過「多磨」的存在,來幫助尚未下定決心的異鄉遊子們做出正確的決定,並且撫慰每個因返家不適而自我懷疑的回鄉者,與此同時,也讓社會大眾理解我們返家的初衷與價值。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關於「回台灣」這件事:害怕「人才出走」衝擊就業市場,不妨思考如何歡迎「人才回流」》,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親愛的台灣人,為什麼一提到「出國」,你就要生氣?

我是大家口中的「低階台勞」:台灣人對移工們的酸言酸語,我在海外親身經歷

作者簡介:

楊永苓(Sandy Yang)東吳大學政治系畢業,只因為覺得去北京工作可以看奧運很酷,在 2006 年投入中國職場,從出版跨足公關、行銷、諮詢和旅遊行業,又誤打誤撞地經歷了三屆夏季、一屆冬季奧運會的籌辦,並親身參與了 Formula 1、FIFA 世界盃等各類體育賽事。2020 年因緣際會又回到台灣,目前在國際飯店集團擔任亞太區市場行銷總監,同時斜槓人生教練/塔羅師/NPO 創始人,希望能幫助更多海外遊子回台灣,順利接軌台灣的生活。

看更多相關新聞
少子化衝擊!求職市場找不到人 缺工恐變常態
房價下修時機!少子化房市空頭 在這年上演
人才流失 學者憂不利政治穩定
南投四所國小停辦 學生下學年轉校
與其害怕「人才出走」不如思考如何歡迎「人才回流」

◤抗通膨首選 小資煉金術◢
黃金抗漲6折起 一台兩現省萬元
龍年開運黃金 今生金飾下殺88折
點睛品計價黃金 保值選這款
絕美鑽飾5折起 情人節推薦禮
日韓劇女主角最愛 鉑金首飾7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