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商業】「政治正確」錯了嗎,為何消費者不買單?
作者:Jack I.C. Huang/The World 2.0
你一定看過這樣的論述:「根據麥肯錫研究,越來越多消費者傾向購買與 ESG 有關聯的商品……高達 84% 的人認同在選購產品時,永續(sustainability)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或是:「根據 PwC 的調查,超過 40% 的消費者願意多付 10% 的價格,去購買跟永續(SDGs)相關的商品。」
近年這些調查數據若以全球平均值來看,確實很讓人驚艷。消費者的「典範轉移」好似真的在發揮影響力,讓經濟活動與商業行為,可以慢慢朝向更為環保永續、更負社會責任的方向邁進。長遠來看,商人賺到了錢、大眾取得了需要的商品,而大自然和社會環境,也能最大程度地被保護到。
然而,現實真的如此美好嗎?至少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在不同領域的消費市場上,看到的大多是十分驚人的「反例」:例如某些大廠推出的「綠色家電」,卻因其節能(省電)效果不佳,而在政府補助停止後銷售慘淡;國際影視巨頭迪士尼(Disney)包括新版《小美人魚》、《白雪公主》等在內,標榜「多元共融」的選角在美國市場卻口碑、票房雙輸;就連引領 10 年以上潮流、甚至改變全球汽車工業的電動車浪潮,也在今(2024)年出現顯著的市場衰退。
最近,還有一件被許多電玩迷爭相走告的「重磅新聞」:標榜角色設定「性別平權、反對物化女性」的 Sony 線上射擊遊戲大作《星鳴特攻》(concord),卻在大量玩家串連抵制下,創下上市短短 12 天就終止服務、開放退貨,外界估算開發 8 年至少慘賠數千萬到上億美元的「史詩級災難」。
到底是「政治正確」的環保、永續、社會正義等價值被主流媒體和企業界「吹捧過頭」,實際上根本沒有人會為此買單或多付錢、甚至還在爭議之中出現「反效果」;還是大趨勢依然確實存在,只是業者們不該以過於「簡單粗暴」的方式理解和執行?
更重要的是,永續「理念」到底如何化為實際「消費」?恐怕更是如今考驗所有經營者的重要課題。
真實的消費決策,遠比調查結果複雜
在討論上述問題之前,筆者要先揭露自己的立場:作為聯合國體系的長期僱員,前述包括環保、永續、性別平權與社會正義等等價值觀,就「理念」層面而言,我是絕對認同的。但我無法認同的是:任何標榜前述價值的產品或服務,都「理應」得到消費者的青睞或支持。
尤其,在當代全球主流價值包括 SDGs、ESG、DEI ……等名詞蔚為風潮的情境下,如今從個人、組織、企業到政府,不論實際情況如何,總會朗朗上口這些「關鍵字」,甚至進行鋪天蓋地的媒體洗版宣傳。好比如今台灣充斥著各種以「永續」為名的會議、專班、工作坊……就是一例。
往好處想,這些宣傳都是在強化上述概念,我們當然也樂意看到越來越多人支持這些理念,並轉化為實際的行動。
然而另一方面,商業的本質畢竟是逐利,如同 B 型企業的原則,一個好的公司或商業模式,不是一股腦地將所有資源投入公益、捐贈、慈善、環保……等而已,而是要在有穩定且正成長的營收前提下,談如何將資源合理配置在 ESG 或其他領域。
所以,消費者如果真的轉向所謂的「永續」趨勢,如重視族群平權或公平交易相關的商品與服務,甚至願意支付更高的代價,當然會吸引更多企業轉型,把 SDGs 落實到他們的生產流程與銷售行為之中。但真相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儘管許多調查與研究都支持這個論調(如本文一開始的引述),實際情況卻遠比這些調查複雜得多:
近代消費心理學,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的興起,大多是在探討與「人」相關的議題,特別是現實狀況絕對不會符合傳統經濟學家那套「理想完美情境」──有太多複雜的外部因素與心理狀態,會影響人們的消費決策。甚至我們根本無法確知,消費大眾會在日常生活採買決策時,把諸如「永續發展」、「循環經濟」、「社會責任」、「人道與人權」考量進去。
尤其,當面臨「問卷調查」與「實際從口袋掏錢出來」兩種不同情況下,根據心理學研究,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在前者不經意展現出「更強烈的道德感」;反觀在後者的情境下就不一定如此。舉例來說,我相信多數人在收到麥肯錫的問卷:「請問你是否支持低碳產品」、「你是否願意購買符合永續理念的商品」等問題時,都會回答支持與願意;但當這些人真的有機會接觸到那些「附帶使命」的商品時(這裡談的還是消費與商業,甚至尚未談到捐款或慈善),情況就顯然要複雜得多了──品牌、性價比、是否打中「需求」……太多要素恐怕都比「政確」與否,更能影響消費者掏腰包的決定。
因此,回歸商業本質,專注於目標消費者的「需求」而非理念的「倡議」(兩者並非截然二分,但融合手段必須深思),專注商業模式的最佳化而非仰賴政府(未必能持續的)補助,應是許多企業的當務之急。
「永續累贅」?慎防過度「教育消費者」的反效果
近年還有一項更值得各大品牌和服務業者警惕的,是在服膺、崇尚甚至標榜「主流正面價值」的同時,更須留意市場的行銷溝通方式──尤其在多元價值紛呈的當代社會下,不同消費族群、甚至同一個消費族群的不同次團體之間,早就已經沒有所謂的「一致共識」。
認清自己溝通與訴求的目標對象,並且(分別)用他們能夠接受與認同的語言或價值進行溝通,才是有效的行銷方式。
例如,根據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研究顯示,廠商如果「只」宣揚產品的環保特色,甚至反而會造成消費者的負面認知。這種現象被稱為「永續性累贅」(sustainability liability),如對環境友善的水管疏通劑可能會被消費者認知為功效較差,以環保材料製成的鞋子,有時會被認定為比較不耐用──僅管實情並非如此(不過,研究也指出隨消費者更加習慣永續產品,這種認知也會逐漸改變)。
比只強調環保特色造成「永續性累贅」等更糟糕的溝通方式,則是居高臨下地「教育」消費者,或過度自以為是地標榜其「政確」價值、實際上卻有出入。例如從文章前段的許多「反」案例中,其實我們都能多少找到一些廠商「過度標榜」或「過度教育」,因而得罪消費群體的痕跡。
要知道,消費者的決定儘管牽涉層面廣泛,最終仍不外乎「性價比」和是否「打中需求」兩大原則──無論這裡的「需求」是真的、或是被商人「創造出來」的,只要能精準打中消費者的內心,錢當然就心甘情願的花下去。
舉例來說,一頓上萬的米其林餐,或是要價上千的水杯(杯底有嵌上一小塊「X 能量磁石」),有人明明薪水不高每月都在為帳單發愁,卻還是吃下去、買下去,儘管兩者性質差異很大,共通點都是因為「需求」被建構出來了。當下做了那個消費行為,不管實際上實不實用,但至少心裡上某塊需求被滿足到了。
但重點來了──可以確定的是,如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廠商或服務業者,在當代的消費情境下,還能用「你必須要買我的東西、否則就是OO(請套用任何負面名詞)」作為主要溝通手段,還能得到多數消費者的認同與支持的。偏偏在部分標榜「政確」的商品或服務提供者上,卻頻頻犯了這個大忌。
當然,更進步的觀念和理念需要宣傳、需要溝通也需要教育,只是回到現實且複雜的市場上時,當「教育」價值凌駕消費者的其他「需求」時,就非常容易引起反撲,反而得不償失。
精準溝通「正確」價值的小案例
綜上所述,我的結論是包含 SDGs、ESG 等在內的「政確」價值本身並沒有錯,也是確實在演進中的消費趨勢,然而我們不應因此「本末倒置」,過於浮濫或高調地只在表面上強調這些價值、而忽略了對消費者更重要的需求本質。文末,也來舉一個真實的正面案例:
我有一個朋友,他從事非洲手工藝品貿易好幾年,每件選品都是他親自到非洲的各大市集挑選,有編織的器皿、居家裝飾、手工桌巾地毯,到原始部族的木刻面具、銅雕等,品質本身沒話說,但就是價格較高。初期經營的時候很辛苦,要不是對非洲文化有滿腔熱血與熱愛,入不敷出恐怕早就收攤轉行。
他們家的商品也非常能夠跟「永續」與「社會責任」掛鉤,隨隨便便一件手工木盒,既能論述西非的文化(上面的雕刻背後都有豐富的歷史故事),物件本身又是偏遠部落婦女的手作成果,可以支持她們至少一週的生活開銷,養育家庭。這樣的商品多好,更能與下述關鍵字的議題連結:婦女賦能(enpowerment)、地方創生、公平貿易、人道關懷、文化交流……等,非常符合主流媒體聯手打造的「政治正確」氛圍。
然而因為成本也高,如一個手作盒子動輒要價一兩千,除了少部分對非洲特別感興趣的人,下單購買的還真不多。這位朋友假日常常跑遍各大假日市集,人潮踴躍,被他攤位吸引的人也很多,絕大部分人聽完產品背後的故事,都會認同產品背後的正面影響力,給出「好棒棒」的反饋,但卻沒有真正掏錢購買。
近年,這位朋友開始轉變策略,他不再主動去談幫助農村、給婦女工作機會、永續發展……等等,而是透過與消費者的更多交流,去挖掘他們各自真正的需求,再展現出自家商品如何滿足那些需求,成交率反而大幅提升。至於所謂影響力的故事,確實還是有加分,但那只給對這類議題有興趣的消費者,自己再去追問和查證。
「就拿這個木盒為例吧,我們賣得最好的是上班女性,我們會向顧客介紹這個盒子的大小很適合放在玄關,你可以把出門會用到的東西都收納進去:鑰匙、零錢包、門禁卡;也可以放在房間的梳妝台,收納首飾與私人小物件……加上它的造型又很獨特,即便不做收納功能,置放在那裡也有很強的裝飾質感,親朋好友來你家,你還可以跟他們介紹這個木盒來自非洲的 xxx 部落,他們以雕刻木雕聞名……」朋友分享道,這種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銷售方式,顯然遠比什麼永續發展、社會責任、婦女平權、地方創生等等,更能打動大多數的消費者,也更願意花費較高的成本,去買一件自己確實喜歡又有附加價值的商品。
同樣功能的木盒,其實宜家或特力屋也找得到,但在這個人主義風起雲湧的時代,更多人追求的是獨特的消費體驗和能彰顯個性的特色商品──這才是更值得探索與重視的消費者需求。
永續發展是好的,也確實獲得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但一味的想把「道德」轉換成「消費」卻可能有點不切實際。如何把這份道德高度,包裝成某種很酷很特別的題材,或許更能抓住大眾的需求,進而創造出實際的商機與盈利。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政治正確」錯了嗎,為何消費者不買單?永續理念如何化為實際消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一週之內近億瀏覽,「麥當勞裡的流浪漢」——美國的網路事件,與「鄉民的正義」
作者簡介:
Jack I.C. Huang,台北人,倫敦大學主修國際經濟與全球化管理,畢業後回到亞洲。先後任職於聯合國亞太投資貿易處(TID)與 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OICT),協助 fuel management 系統開發和支援維和部隊的運作,必要時得出差前往剛果、南蘇丹、索馬利亞與象牙海岸......。 足跡走遍世界 20 多國,曾旅居紐約、舊金山、首爾、北京、新加坡、歐洲等地。 喜歡接觸新事物,腦子裡總是有左派與右派的思想不停衝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