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商業】南韓這兩種店家,竟比世界第一的超商還密集

作者:陳慶德/現象・韓國

近日,一位學生跟我分享他到便利商店打工的經驗,直言做超商員工一點都不輕鬆,並非如同他先前所想像的吹冷氣幫顧客結帳而已。身為超商店員不僅得如三頭六臂般邊結帳邊煮咖啡、加熱微波食品、還得邊幫客人領包裹⋯⋯,且一到特定時段,店員還得趕緊抽空清點即時品、貼上優惠貼紙,補貨與清點⋯⋯。若是遇到尖峰時段(如中午上班族用餐時間),門市湧進的人潮更是嚇人。

而這樣的一段分享,也讓我頓時聯想到韓國的狀況。眾所皆知,臺灣便利商店極為眾多:根據最新統計(2024 年上半年),全台便利超商總數已經達到 13,706 間,平均每 1,703 人就有一間便利商店服務,密集度高居全球第二。

但超商密集度比台灣還高的全球之冠,正是南韓。在 2022 年之際,韓國國內便利超商數就已高達 57,617 間,等於平均每 897 人就有 1 間超商服務,至今未有任何國家超越。

但若相較起台灣,南韓的超商服務並沒有這麼多元。尤其我們光是看臺灣超商結帳櫃臺後方內所販賣,琳瑯滿目堪比咖啡專賣連鎖店的多樣鮮茶、咖啡調配(甚至有的店面還有霜淇淋等),乃至前幾年更推出「送洗衣服」、「自助洗衣機」等服務,就知道臺灣超商店員真的不好當。

台韓兩國的大量基層服務業員工,方便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本身卻付出大量的勞力、領取相對微薄的薪資,實在值得政府更加重視他們的勞動權益、待遇與福利。

台灣最密集店家,超商只能排第二

而談到這個議題,也讓我想到台韓兩國除了眾所皆知的「超商」之外,還分別有哪些超高密集度的服務業種,背後又分別代表哪些現象或趨勢?

在查找了相關資料後,更發現兩國 TOP3 密集店家排名著實有趣,甚至可能出乎許多人意料,在此分享給大家。(以下統計不列入俗稱「餐廳」或「小吃」的業種,因其分項眾多、定位不同,故僅就餐飲業中的專營店進行比較)

首先講台灣:有趣的是,臺灣街道上最多的店家,並非是我們印象中的便利商店,這裏容我先賣個關子,我們來看看臺灣密集度第三高的店面是什麼?

答案是「藥局」。據臺灣財政部統計,早在 2022 年,全國藥局總數已來到 10,584 家,合計已超過台灣便利商店龍頭 7-11 的全台展店數(約 6700 間)。

這一商機的湧現,除呼應超高齡社會來臨外,也同時反映出國人保健意識抬頭。現在位於我們街頭巷尾的藥局,其實已讓很多外國觀光客大開眼界:不僅僅是販售成人藥品或提供病人處方箋領藥等服務,國內眾多連鎖藥局,早已兼賣起大量的美妝品、保養品、嬰幼兒奶粉尿布等用品,還有飲料、日用品甚至是小型家電;抑或開發上架多元化的保健食品(如維生素、雞精),乃至銀髮族的輔具(如輪椅、氣墊床等)等等,可謂「男女老少通吃」。

而臺灣除了第二名的超商、第三名的藥局外,更不得不提近年已超越前兩名店家數總和、當之無愧的「臺灣第一」:手搖飲料店。

臺灣地處亞熱帶,四季如夏、熱氣逼人,人手一杯的冷飲早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常態,甚則有不少上班族,把下午能和同事一同叫杯冷飲外送視為「小確幸」。且臺灣為世界之光珍奶發源地,加上手搖飲店創業門檻低,讓不少飲料店如雨後春筍展店。據臺灣經濟部統計處統計,2022 年全台手搖飲料店總數,已經來到 26,255 家,位居餐飲和各業種的密集度之冠。

當中若以家數來說,高雄市以 3200 多家、占總數的 15.2% 居冠,若以店家密度而言,則是我的老家嘉義市最高──平均每一萬人口中,就有 21.7 家手搖飲店,其中又以民族路為一級戰區,可說名符其實地走不到幾步路,就能看到一家或多家手搖飲店出現眼前。迄今,臺灣本地的手搖飲品牌更已超過 500 多種,可謂全球手搖「大本營」。

「咖啡共和國」:南韓人均咖啡消費量全球第一

回頭看看韓國,雖說韓國超商密度已是全球最高,但街道看板數量最多的店家,並非是這 5 萬 7 千多間的超商,而是因應生活壓力大、加班文化盛行的提神必需品:「咖啡專賣店(커피전문점)」。

韓國人更已是近年全球「咖啡喝最兇」的人種:平均一人每年喝上近 353 杯咖啡,幾乎相當於每人每天至少喝一杯──這其中包含人們在路邊可隨時取得咖啡因的自動咖啡販賣機、超市所販賣的大容量(50、100 條包裝的)三合一即溶式咖啡條、餐廳內飯後來一杯的迷你咖啡機等。

這個自 30 多年前一路發展延續至今的「快咖啡」風潮,也讓南韓的「咖啡共和國」之名不脛而走,更造就今日咖啡專賣店比便利商店還密集的盛況。

據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所釋出的資料,2022 年之際,韓國境內的咖啡廳 /咖啡專賣店已經高達 99,000 間左右,等於平均每 518 人就有一間咖啡廳,不僅超越了超商人口分配數,其密集度亦是已開發國家之冠。

真正的「韓國第一」:美容院

更有意思的是,南韓還有一個服務業種,其店家總數不僅大幅超越堪稱「世界之最」的便利商店和咖啡專賣店,甚至已逼近兩者的總和!你猜到是什麼了嗎?

答案是「美容院(미용실)」。根據韓國媒體統計數據,2022 年韓國在地美容院店家數約有 130,000 間,平均 400 人就有一間美容院服務。易言之,美容院看板數已經快等於超商與咖啡專賣店二者看板的總和。

當然,韓國定義的「美容院」所稱甚廣,和臺灣人所熟知的如單純理髮、燙髮等理容院不同,而是包含規模較大的整型手術醫院、微整型診所(諸如江南區、狎鷗亭等地),乃至護膚美容諮詢店家,乃至剪燙髮或自營商一人執業的美甲個人工作室⋯⋯等等,都統稱為「美容院」,這也難怪韓國美容院看板穩居街道看板第一名。

這樣的現況其實倒也不足為奇,相較臺灣,韓國人時尚敏感度普遍更高,注重外表穿搭打扮(背後也顯示巨大的同儕壓力)。當地人尤其都會地區上班族,在工作之餘,普遍會以相當高的頻率,抽空前去髮廊修個雜髮、燙髮,或者做些美甲等,視為犒賞自己的放鬆時刻。

韓國美容業以其龐大的內需市場為後盾,近年也紛紛開始跨足海外市場:諸如臺灣一些整型診所,不少均採用「韓國技術」,甚至連臺灣的髮廊,近年來也紛紛推出類似「韓系歐巴燙」、「韓系挑染」等噱頭來招攬客人;作為「微整型大國」的韓國,於 COVID 疫情解封之後,更與各國不少旅遊業者合作,推出「微整型旅遊套裝行程」、「醫美小旅行」等,無形之間也推升了當地美容院業績。

不過大家也別誤以為在韓國經營美容院很容易,如同臺灣「街道一哥」手搖飲店家一般,入門門檻雖低,但開業後面對密集度最高的「超級紅海市場」,後續能否長久經營下去才是重點。根據統計,韓國美容院整體雖可謂商機龐大,但平均開業一年內休業的店家也高達 20% 以上,其中又以個人美容工作室最多,足見經營險峻。

我們從臺灣街道「前三多」的手搖飲料店、超商、藥局,來對比韓國當地的美容院、咖啡專賣店、超商,除了是個有趣的小知識外,或許也可觀察兩國人民生活型態的重心不同之處。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台韓兩國店面 TOP3:南韓這兩種店家,竟比世界第一的超商還密集》,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一個日本人眼中的臺灣:商店缺乏多樣性,恐將為「短視近利」付出代價

「便利商店文化」:引以為傲的「方便」背後,可曾想過你我失去了什麼?

作者簡介:

陳慶德,南韓國立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西洋哲學博士、文化研究者、旅韓作家;雲林科技大學應外系、逢甲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長期關心臺韓年輕人與社會議題,善用「現象學」方法,分析文化現象與語言。著有熱銷《背包韓語》(聯經)、《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的第一手觀察》(月熊)、《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逗點)等書,目前活躍於「關鍵評論網」與《遠見雜誌》等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