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政治】川普為何「空前大勝」?其實是民主黨慘輸給自己
作者:Dr. Phoebe/小牙醫的觀察站
美國大選剛剛落幕,川普不但打贏了這場選戰,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大勝。共和黨更難得地拿下總統普選多數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上次拿下多數票是 2004 年)和參議院多數(至截稿前還在等待眾議院開獎),讓共和黨極有可能達成近乎「完全執政」的時代。
這場選舉就技術面來說,川普的勝選之路有許多不容易的關卡,先不說賀錦麗拿到的金流遠勝川普,川普自身更有十幾條官司纏身,包括已被定罪的在內。4 年前的 1 月 6 日「川粉進攻國會」醜聞更一再被民主黨拿來做文章,強調川普是個反民主的極權獨裁者。更別提川普在與賀錦麗的唯一一場辯論會上表現得荒腔走板,還一再咬定「移民會吃鄰居家的貓跟狗」等不實言論,令人譁然。
但是上述種種都沒能阻擋川普的狂勝,這是為什麼?
藍領階級不買單
冰凍三尺並非一日之寒,與其說川普大贏,倒不如說民主黨慘輸給了自己:民主黨從過去狂挺藍領工會的政黨,已逐漸轉變為菁英制霸的政黨,論述立場言論均圍繞著知識份子的價值觀打轉,政策打造多出自名校畢業的知識份子同溫層之手,也導致民主黨越發和藍領階級脫節。
過去相對弱勢和少數族群多半票投民主黨,在這次選戰中也因此更加地被打破──川普在這次選舉當中大幅增加了黑人和拉丁裔的選民,而他一貫「政治不正確」的發言甚至種族歧視的言論,也絲毫沒造成任何的影響。反觀民主黨對藍領階級和少數族裔的訴求,已經越來越不被買單。例如《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大選初期拜登努力主打在位時所推動的 3 項法案,包括晶片、基礎建設、和氣候變遷等。他甚至表示去晶片業工作,不用大學學位也能賺取 6 位數美金年薪,希望能藉此吸引藍領族群的目光,卻顯然無法引起任何共鳴。
美國其實沒那麼「前衛」
而說到「政治不正確」,我得持平地說,好萊塢電影和美國主流的大外宣總愛把美國塑造為開放多元進步價值的領頭羊,美國文化也往往被極左的沿岸大城市價值觀給定義。但事實上美國本土內聲音相當多元,而大部分的美國人其實更為保守內斂。
因此,即便從泰勒絲到碧昂絲等歌手明星努力加持站台賀錦麗,骨子裡很多美國人對於擁有史上第一位女性(加上少數族裔)總統,還是覺得有些不自在。嘴巴上自然沒人敢這麼說,深怕被冠上性別歧視的大帽子,但在投票時往往更誠實地反映了自己的價值觀。
臨陣換將、造神「平庸」候選人
民主黨的另個主要問題,則是拜登的臨陣換將風波。拜登在和川普辯論會狂輸之後,因著黨內要角(包括裴洛西)和金主(包括喬治克隆尼在紐時抨擊)等壓力而退選,火速換了賀錦麗上台。
當時,美國主流(自由派)媒體對此幾乎是一面倒的追捧造神,我當時其實就已對這現象感到無比詭異,彷彿大家都忘了過去 4 年執政,大家對賀錦麗的評價其實絕大多數都是「平庸至極」,難道現在成了川普對手後,只要講話口齒清晰、步伐穩健還沒失智傾向,就能突然搖身一變成為「女神級」?
雖說換上賀錦麗後,確實迅速團結了黨內的支持,但她卻沒經過任何初選的檢驗──事實上賀錦麗在 8 年前的民主黨總統提名初選中,是第一輪就被刷掉的人物。這部分其實也不太意外,大部分美國總統候選人立場多半中間溫和,好來拉攏鞏固搖擺州的選票。近年來除了歐巴馬以外,大部分民主黨候選人也擁有一定的政治聲望和實力。反觀賀錦麗在擔任副總統前是加州參議員,只做過一屆不說,還是在「超級無敵好選」的舊金山選區拿下。你可以包裝她的笑聲和 “vibe”,但在選區內的廝殺、政策論述和政治歷練等等的經驗,卻難以被複製。
後來,即便賀錦麗努力做功課並在辯論會上多被認為打敗了川普,但這並沒為她加分太多。隨著賀錦麗的新鮮感褪去,聲勢馬上在短短數月內迅速下滑,選民們更對她的許多政策都有所質疑。尤其她在副總統任內的政績不多,其中比較著名的邊界議題也沒表現好,同時又難以提出她和拜登路線會有多大不同,或是以她真正的立場來說服選民。
「失意男」的逆襲
川普除了主打藍領族群以外,也主攻年輕男性選民,尤其是沒大學學歷的族群。《時代雜誌》報導,川普在選前一兩個月頻上好幾個「主打男性議題」的 Podcast,好拉攏年輕男性族群。過去民主黨囊括年輕族群的選票,也在這次選舉中被打破。
民主黨努力推廣男女平權、多元性別認同等議題的背後,卻忽視了可能為數更多的,被政策和社會漠視的一大塊失意族群。這群「失意男」們在交友市場上吃不開,和社會頂尖人士無緣,過去上個世代或上上世代或許還能找到另一半共組家庭,但隨現今社會的快速變遷,無論是國際化還是科技化都沒能幫到他們。
他們不在乎墮胎權的翻轉與否、更不在乎性別少數的權益,只知道快速「進步」的社會離他們越來越遠,通膨的威力更讓他們買房置產甚至存錢都變得萬分困難⋯⋯他們於是成為另一批站出來票投川普的新興勢力、甚至成為主動在社群媒體上為之代言的網路戰將們。
我在分析川普副手 J.D. Vance 的文章中寫到,美國看似沒階級制度,但其實卻存在著二等公民,但這些二等公民不因膚色而定,而在教育程度和社經地位。日後估計美國將更加兩極,左派菁英 vs. 右派藍領也將在日後更加明顯對立。美國過去十多年來的政策多為菁英制定,「圖利」的對象也以大學以上學歷的人口為主。主流媒體更一貫偏左,導致大家聽到的都是同溫層的聲音。
川普的大勝反映著這些被排除在政策的右派藍領、年輕男性、甚至是二等公民的怒吼,讓川普不但穩坐總統的寶座,甚至拿下參議院,在日後推動法案也會更加容易。
隨著拜登和賀錦麗的即將下台,民主黨目前呈現群龍無首的狀態,也得重新考慮自身價值和定義。民主黨如何淡化菁英族群的傾向,朝中間路線靠近好重新贏得廣大藍領階級的信任,並且在川普全面執政之下於 4 年內努力東山再起,將會是目前最關鍵和棘手的課題。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川普為何「空前大勝」?其實是民主黨慘輸給自己》,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從美國大選「無子女的貓女士」風波,揭秘歷史上的 Cat Lady 有哪些意義?
作者簡介:
我是 Dr. Phoebe,從台灣小學畢業就背著行囊到美國當起小留學生,開始像候鳥一樣的飄泊飛行。大學畢業於 UCLA 分子生物系,研究所畢業於 NYU 牙醫系,曾工作生活於紐約和舊金山,目前在洛杉磯執業的小牙醫師。熱愛牙醫的工作,尤其傾聽病患訴說千奇百怪的真實故事。同時熱愛到處旅行,因而愛上寫作,成為兼職旅遊作家。